好自在讀書會
7月15日pm 7:00-8:00
方式:ZOOM視訊
出席人員:劉智惠,劉芝蘭,李貞慧,林玉蘭,賴瑞玲,葉淑美,林祺鴻,
帶領人:林玉蘭
成就的秘訣─ 金剛經
題庫解說:林玉蘭
《成就的祕訣—金剛經》單選題題庫
單選題:31 題
( 1 ) 1. 《般若心經》、《六祖壇經》以及(?),是中國佛教傳布史上,堪稱為
「心的經典」。 (頁20)
(1) 《金剛般若波羅蜜》
( 4 ) 2. 以下何者是六度波羅蜜中的「第一波羅蜜」?(頁25)
(4) 般若
( 2 ) 3. 為了讓佛法普及於人間,以下何者不是推行人間佛教的理念?(頁40)
(2) 信眾與僧眾分隔
✻正解:信眾與僧眾共有
( 4 ) 4. 以下何者是大師在《成就的秘訣—金剛經》裡,例舉並說明的「忍辱
(羼提)波羅蜜」類別? (頁51)
(4) 生忍、法忍、無生法忍
( 2 ) 5. 以下何者是《五燈會元》裡的一則著名公案,說明禪宗的傳承,根源於
靈山會上佛陀傳法給摩訶迦葉,佛陀和摩訶迦葉 「以心印心」、「心
心相印」。(頁55)
(2) 拈花微笑
( 3 ) 6. 禪宗自六祖惠能大師以後,分為「南頓北漸」,即所謂的南宗禪和北
宗禪。以下何者是南宗禪用以印心的經典? (頁56)
(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7.「般若」是正見、正覺,是知道一切法依因緣而起、虛假而有。以下
何者是以「般若」了悟後,「真空」才能「妙有」的空不滯空、有不住
有。(頁60)
(1) 緣起性空
(2) 8.「菩提有三種:一者從聞而得,二者從思惟得,三者從修而得」出自
以下哪部經? (頁73 )
(2) 《優婆塞戒經》
(4) 9. 時間概念都是緣於眾生業感果報不同,佛經裡一概沒有交代講經的
年月日時間,都用(?)來交代,以泯除眾生對有限時空的觀念。
(頁78-79)
(4) 一時
7
《成就的祕訣—金剛經》單選題題庫
( 3 )10. 參禪的人講(?),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直指本心」,也
就是明白自己本有的般若、如來藏性。(頁92)
(3) 明心見性
( 4 ) 11. 下列何者是「軌生物解」,也指能軌範人倫,令人產生對一定事物理解
的根據? (頁93-94)
(4) 法
✻補充:「事理」指現象與本體之相對;「相」指諸法之形像狀態;「本
體」指諸法之本質、本性。「法」可以代表一切的名詞,甚至於心裡想
的觀念、思想,有形、無形的,都可藉由它表達。
(4)12. 所謂「在相離相」指的是?(頁100)
(4) 不執著在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
( 4 ) 13.《金剛經》點撥我們「依空安住」,以下何者不正確?(頁103)
(4) 散盡家財後才能自在
(2)14.「講說正法,令人修善斷惡,令眾生開悟覺性。由於精進故,於諸善事
心不懈退;由禪定故,如淨鑑止水,知眾生心;由智慧故,能事理
無礙,不顛倒而說法。」是屬於下列何種布施? (頁108)
(2) 法施
( 4 ) 15. 星雲大師大師對《金剛經》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
如電,應作如是觀」的詮釋,下列何者不正確? (頁111-114)
如般若實相
(4) 明白五濁惡世,念佛求生淨土
(3)16. 有相與無相布施的差別,下列何者不正確? (頁117-119)
(4) 無相布施其功德廣大如虛空
✻正解:無相而施是三輪體空的布施
( 4 ) 17.「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出自哪部經
典?(頁132)
(4) 《華嚴經》
( 2 ) 18. 佛教所說的「我」,應該要具有四個條件。以下何種條件不在其中?
(頁140)
(2) 要能清淨
( 3 ) 19. 以下何者是《金剛經》「得成於忍」所指的「忍」?(頁142)
(4) 法忍
✻正解:「無生法忍」,就是不生不滅,本來沒有,一切法無生,根本
也不需要忍,即無忍之忍,諸菩薩因此不受福德相的限制。因為菩薩
行利益眾生之事,是發菩提心,不著相布施,而不是貪求福德利己。
( 2 ) 20.《金剛經》中,為什麼佛陀一再提醒須菩提,不要執著於有「眾生可度」
的念頭? (頁153)
(2) 眾生當體即空,並無實在之相
( 1 ) 21.奉行以下何者是讓心永遠向別人開啟,向世界開啟,能與《金剛經》
的「無我度生」相應,證入實相般若? (頁156)
(1) 四給
( 2 ) 22. 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的「無念境界」是(?),讓生命才
能往前進,不會像陀螺一樣在原地踏步。(頁164)
(2) 不執著
(1) 23. 星雲大師將「三無漏學」連結了《金剛經》的「三心」,表示:三心不
可得的「無念境界」正是對「戒、定、慧」的修行。下列何者不是
大師針對上述所做的連結論述? (頁165)
(1) 一心是真如心,另一心是妄念心、生滅心
✻解說:(1)為《大乘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
( 2 ) 24.下列何者不是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頁171)
(2) 八識心王
✻解說:「八識心王」是法相宗五位百法中的八個精神作用的主體
( 2 ) 25. 下列何者不是在《成就的秘訣—金剛經》裡的修行?(頁182-184)
(2) 閉關打坐,枯坐山林
✻解說:真正的閉關坐禪要能做到:關閉六根賊、禁足妄想心、正
觀三毒軍、清淨身口意。
( 3 ) 26. 下列哪項行為,能展現「心無所住」的大自在?(頁185)
(3) 善於時間管理
✻解說:管理時間就是珍惜生命。善用時間的人,他的時間是心靈
的時間;不能夠善用時間的人,他的時間只是鐘錶刻度的時間。
( 4 ) 27. 下列何者為非?(頁206-207)
(4) 只要誦讀《金剛經》,就能淨除業障
✻解說:若能受持讀誦《金剛經》,悟般若妙智,知一切皆是幻相,
皆是虛妄,則不再隨境轉業,而能令境隨人轉了。深入般若,虛妄
淨盡,所以說,能淨除業障。
( 1 ) 28. 以下何者不是「有無不二」的生活? (頁215)
(1) 效法佛陀一麻一麥的苦行
( 2 ) 29.佛陀一再護念囑咐,(?)的行者,要空去眾生相、佛身相、說法相等,
就是要我們做不受惑的自在人。 (頁220-221 )
(2)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2)30.以下何者為成道覺悟的主要條件? (頁 222)
(2) 日常生活中,念念用心
✻解說:對於生活的細節,不可輕視,因為:燒茶煮水、搬柴挑石,
都蘊含著悟道的因緣時機。
( 4 ) 31.以下何者為非?(頁226-229)
(4) 佛法很深奧,用在生活裡窒礙難行
12
複選題: 19 題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複選題題庫
(1,2,3,4) 1.《金剛經》的四大要義是? (頁26)
(1) 無相布施
(2) 無我度生
(3) 無住生活
(4) 無得而修
( 1,3,4 ) 2. 佛教的「三法印」是?(頁34)
(1) 諸行無常
(2) 諸受皆苦
(3) 諸法無我
(4) 涅槃寂靜
✻正解:諸受皆苦為四念處之一
( 1,2,4 ) 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我們以無私無我的般若智慧處世,才
能達到涅槃的境界。以下何者是涅槃的境界? (頁49-50)
(1) 最高的妙樂
(2) 究竟的解脫
(3) 天界的轉生
(4) 福慧的完成
( 2,3,4 ) 4. 關於「般若」的說法,以下何者正確?(頁60)
(1) 「般若」是三世諸佛之師
(2) 「般若」是知道一切法依因緣而起、虛假而有
(3) 「般若」是正見、正覺
(4) 「般若」是了解「緣起性空」
✻正解:「般若」是三世諸佛之母,因為般若能出生三世諸佛。
(1,2,3,4) 5. 般若是光,放光不是諸佛菩薩才有的。以下何種行為是在生活
裡放光?(頁66-67)
(1) 以慈眼平視眾生,以慧目觀照社會,是眼睛放光
(2) 身體行立坐臥的威儀安詳,對於他人的輕賤垢穢能含容不
二,是通身放光
13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複選題題庫
(3) 心中的慈悲、菩提、道念,是心中放光
(4) 親手為別人服務勞動,是手掌放光
( 1,2,3 ) 6.下列何者是形容「空有不二」的譬喻? (頁101-102)
(1) 五指緊握成拳,張開成掌
(2) 在不同對話語境,以一句「阿彌陀佛」傳達不一樣的關懷
(3) 種子生長開花,花落結果
(4) 三鳥飛空、三獸渡河
✻正解:佛門常以「三獸渡河」、「三鳥飛空」的譬喻,來闡述一
個人修證層次的深淺。
( 1,3,4 )7.《大智度論》將布施分為哪三種? (頁107)
(1) 財物的布施(財布施)
(2) 慈悲待人(愛布施)
(3) 信心的給予(無畏布施)
(4) 佛法的傳揚(法布施)
( 2,3,4 ) 8. 布施時要能不住相,有三種妙觀可以培養如虛空廓然的平等心,三
種妙觀的內容是? (頁116)
(1) 數息觀
(2) 厭離觀
(3) 慈悲觀
(4) 菩提觀
(1,2,3,4) 9. 布施時,應該要做到? (頁119-120)
(1) 不貪求勝境,應隨緣布施
(2) 不吝惜所有,應隨力布施
(3) 不分別怨親愛憎,應隨喜布施
(4) 不妄想未來果報,應隨心布施
( 1,2,4 ) 10. 我們若能隨時隨地布施佛的四種語言給別人,自然能化解人和人之
間的衝突或誤解,請問以下那幾種屬於這四種語言?(頁120-121)
(1) 要說清白無染的善語
(2) 要說止非息諍的妙語
14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複選題題庫
(3) 要說迂迴花言的巧語
(4) 要說利益安樂的法語
✻正解:要說正法善道的實語
( 2,3 ) 11. 以下何者是星雲大師所說「做一個能夠無住布施、永續經營的智者」
的方法?(頁124-125)
(1) 經營感情不經營利益
(2) 經營善友不經營錢財
(3) 經營知足不經營五欲
(4) 經營社媒不經營個人
✻正解:經營人情不經營利益、經營分享不經營個人。無形
的財富,如人與人的情義布施,彼此分享成果的交流互動,
善友的護念提攜,聞法知足的安適等等,都是能夠讓我們永
續經營的內在財富。
( 1,2,4 )12.星雲大師說我們不但要讓自我身心安住,還要幫助別人也能找到
安身立命的所在,以下何者是身心安住之處?(頁139)
(1) 發心立願上
(2) 般若智慧上
(3) 即身成佛上
(4) 淡泊謙卑上
( 1,2,3 )13. 以下關於「我」的敘述,何者正確? (頁140)
(1) 我的存在,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因緣和合而成,自己
無法主宰
(2) 要能從假我中借假修真,找到真如般若實相的我
(3) 度生有我,度生的慈心就發不起來
(4) 《金剛經》說「四相」,是肯定世間本來就是「常樂我淨」
✻正解:《金剛經》說「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
積極地從否定上建設一個「常樂我淨」的世界;能夠無我、
無對待、無是非、無苦惱、無障 礙,永恆的「真我」才能顯
現。
15
(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複選題題庫
3,4 ) 14. 以下敘述何者正確?(頁159-160)
(1) 有情眾生生活在「南瞻部洲」裡,心住在「七情六慾」裡
(2) 佛陀跟世俗人一樣會生氣,也會罵人,沒有差別
(3) 心住於般若,就算在紅塵俗世中,都能自在
(4) 現代人被自己的、別人的各種妄念,生活的、世界的各種
假相迷惑,產生顛倒夢想
✻正解:有情眾生生活在「妄念」裡,心住在「五欲六塵」
裡。佛陀生氣是不住在情緒裡的;例如佛陀教訓羅攖羅,看
起來很嚴肅,卻是出於度化,所以說不住在情緒裡,不受情
緒擺布。
( 1,3,4 ) 15. 以下何者是大師提供的「安心之道」?(頁172)
(1) 酷暑寒冬都美
(2) 是非善惡都好
(3) 高低上下都妙
(4) 人我界限都無
✻正解:南北東西都好
( 1,2,3 ) 16. 最好的修行就是每天行三業供養,下列何者是三業供養?
(頁212)
(1) 身供養:做好事
(2) 口供養:說好話
(3) 意供養:存好心
(4) 財供養:四事供養
( 2,3,4 )17. 以下關於「如來」的敘述,何者正確?(頁170, 216)
(1) 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知見三世一切諸法
(2) 「如來」是佛的德號之一
(3) 如來真性,如如不動,充滿法界,隨感而發,來固非來,
有時隱藏,去亦非去,因無去來,故名如來
(4) 「如」,是不變的、靜默的法身;「來」,是隨緣的、變
化的應身
16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複選題題庫
✻正解:為對「佛陀(意思為「覺者」)」的敘述
(1,2,3,4)18.佛陀涅槃後,要我們奉行四念處,能日夜與諸佛善知識不離。
以下何者是四念處? (224-225頁)
(1) 念佛生時,累劫修持的善法功德
(2) 念佛陀成道時,降伏魔軍的神力功德
(3) 念轉法輪時,廣度有情的慈悲功德
(4) 念臨涅槃時,寂靜安然的不動功德
( 2, 4 ) 19.下述何者形容「人生要禁得起壓力,將高壓與烈焰化作前進的動
力,將困難和考驗當作成功的關卡,轉念成正面積極。」(226頁)
(1) 九品蓮花為父母
(2) 煩惱即菩提
(3) 隨緣放曠
(4) 火焰化紅蓮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