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覺讀書會,共讀:[獻給旅行者365日]“時間與因果” 64頁
活動單位: 北北四區南港分會
成立日期: 2025/01/09
活動時間: 2025/03/27(四) 10:00-12:00AM
活動地點 : 台北市 大安區 玉英宅邸
召 集 人: 邱玉英
導讀人: 倪靜美
記 錄: 黃嘉貞
參加成員: 邱玉英、倪靜美、黃嘉貞、陳鳳雪、高玉美、鄧弘梅、劉家蓉、吳秀珍、楊惠敏、謝佳如
討論題目:
1.回想自己一路走來,有受過什麼委屈或被冤枉嗎?
2.受到委屈、 不公平、、時,您如何處理?
3.經過漫長歲月,是否有感覺到,當時所受的傷害,似乎已得到福報?
導讀人: 倪靜美 --
「 獻給旅行者 365日 」是星雲大師,把中華文化的詩詞、佛教寶典精華, 編撰成的書.大師覺得西方有聖經,到每個地方旅行都會看見聖經,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也應人手一冊.很早我就擁有這本書,但礙於惰性,沒能好好讀它,感恩玉英師姊發起「早覺讀書會」,大家一起共讀,更能旁徵博引、集思廣義.
大師一直認為,佛教就是一種教育,釋迦摩尼佛是人不是神,唯有教育才能把正信的佛教傳承,所以在高雄第一個建築物是佛學院,培育許多年輕的法師,建立佛光山的傳承制度.更讓覺培法師成立讀書會,帶動所有佛信徒要讀書.
愛讀書的人,一定能從書中吸收正確的待人處事方法,具備好的德性,說話有根有據,成了有學問的人,當然就是有修養的人啦!
在生命過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委屈,或不小心被冤枉了.記得那是小時候的事了,媽媽連續生了姊姊、我、弟弟,這個身為老二的我, 小時候就被送到三峽鄉下的外婆家,三歲回到台北家,被蚊子叮咬的全身都是包,又不會說國語,姊姊、弟弟如果有爭吵,就趕我回鄉下,我不會爭辯,總偷偷的哭,覺得自己好委屈.但老天還是眷顧我,後來考上6000人才錄取200人的師專,當了老師,真如麻雀變鳳凰般的有自信,爸爸也以我為榮.以前所受到的委屈,也就不足為奇了.正如大師說的,受到委屈,而能撐得住氣,不伸張、不辯論,時間自然會為我們 洗清一切的.
對我們這些四五年級生,早期大家都較辛苦.結婚後,要上班、要帶孩子,還要照顧公婆,我印像中,我當 小學老師,早上趕著送孩子的到褓姆家,再趕7:50 開早會,晚上回來就得趕快做晚餐,每個假日還要回基隆婆家,一年三節端午、中秋、過年,沒有一次不回去幫忙備菜、洗碗,哪有什麼外食、出國玩,這回事.但那時候辛苦歸辛苦,也沒有抱怨.省吃儉用,一 點一點存錢,買了自己的房子,吃苦當吃補.
那時候的媳婦,公婆有病都得回去照顧,記得婆婆開始洗腎,三個兄弟輪流排班去醫院陪婆婆,先生工作忙,我們就排假日回基隆長庚醫院陪婆婆,那時不時興請看護.後來婆婆洗腎洗了四年過世 了,公公無法自己住基隆,就開始在三個兒子家,一人住4個月輪流,每次輪到公公到台北住,我就把主臥房讓出來,和先生小渝睡和房,中午還要送便當回去給公公吃,後來公共體諒我上班,對我說:你把飯菜放電鍋,我可以自己吃.公公眼睛一分眼、耳朵重聽,但很獨立,可以自己放洗澡水、自己聽收音機、自己拍打運動,算是很棒的老人了.我曾經打趣的問公公: 阿爸,你每天在家,會很無聊嗎?公公回答我:收音機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他是個非常認命的老人.這些日子,我們也都熬過了,現在回想起來,也不覺得當時是苦啊!
說到,受到侮辱、 委屈能沉得住氣,不伸張、不辯論,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我得感恩我的老公.現在回想起來,他真的是有修養的佛啊!記得有一次,去西門町看電影,賣口香糖的小販,硬把口香糖放在我交插在胸前的手臂上,我生氣的把口香糖扔還給他, 小販也不甘示弱的用腳大力的踢站在我旁邊的男朋友,也就是我現在的老公,就很快的轉身跑,我想,我男友不應該追上去揍他嗎?但他當沒事,我當時心想,這男人真孬種,一點都不會為女朋友出氣.過了好久,我接觸佛教後,才晃然悟到,我老公有好休養,君子不與小人鬥,他真是個佛啊!
很感謝藉著這篇「時間與因果」讓我重新反省審視過去的種種,也更感覺星雲大師一直教育我們的「 忍」,這個工夫先生做到了,也保住了我們的婚姻.他還說:
我們是倒吃甘蔗
越來越融洽了!
善因妙果
肯得吃虧就是大便宜 你大我小 你對我錯
肯得受苦就是大安樂 就有力量就能擔當
肯得平氣就是大力量 忍一口氣就有力量
肯得結緣就是大聚守 廣結善緣
因果
善人以因果為朋友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不因惡小而為之 不因善小而不為
智人以因果為龜鑑 菩薩畏因 眾生畏果
愚人以因果為無稽
惡人以因果為仇敵
忍一時之詬辱 能夷滅自己一時之戾氣
修一世之忍耐 能默化他人一世之頑冥
************************************************************
鳳雪回應,分享:
因果論 vs 三世因緣,善因、妙果;有悟 “等待,vs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有機會迎=贏來甜美的果實" ;
"戲棚下屬站久的人" vs " 戲棚下也可屬搬張舒服椅子坐下來的人。
16歲打工經驗、委屈 非誰對錯,乃大時代環境, 有云 "生不逢時", 怨天尤人無益;想念媽媽:" 用圓滿對治生滅 "。
Q&A p.94 死亡不可期,吾當如何置??
分享印度電影:喜喪滿堂
電影中插曲分享:
離別時刻到來,靈魂即將從身體䆁放;
無人知曉你要去何方?
無人認得你這臉孔?
你會留下所有牽絆 !
喔,旅人,踏上吧 !
踏上旅途 !
**************************************************************
佳如分享:
與公公相處中學習到[菩薩就在我家中],以這種對待的心侍奉公公,竭盡職責盡力而為過生活,雖然有些委屈也不去計較、不放在心內,最後讓公公體會媳婦的努力及用心,在家族中她的話反而是公公最能接受的。
**************************************************************
秀珍分享:
以前插班學習太極課受到老師嚴厲教導,完全素人進度無法趕上,還好有小老師伸手救援,但因為”太愛問”惹毛了小老師,當場被責罵許久,回到家心想明天是否要繼續上課?還好轉念學習忍耐堅持下去,一直到現在(10多年)才能學到功夫。
***************************************************************
結論:
學會[忍辱][承擔]功夫,時間會給我們最好的答案。因此,我們才能享受生活圓滿、家庭和諧。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