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sh-3-4

方案設計

  • 1

提案者:人間佛教讀書會

閱讀書目 主題:福慧雙修 作者:慈莊法師 出版:佛光出版社 材料準備 | 本文 |
活動時間 120分鐘
流程 活動內容
暖身 時間:20分鐘
紙蓮花製作(提供大學義賣)
導讀 具深厚佛學素養的慈莊法師,將艱深難懂的佛學名相,以淺顯易懂、生活化的筆法來闡述。內容涵蓋層面廣及宗派、教史、教理、修行法門,甚至對寺院的建築、佛像的供奉、經典的傳譯、高僧的行儀等,皆有詳盡的介紹,歡迎愛讀書的朋友藉此進入佛法的堂奧。
問 題 設 計 / 討 論

時間:60分鐘

請同學回顧剛看到、聽到的 福慧雙修是指同時修持哪兩種法門? 文中所說的福德門有哪些?智慧門有有哪些? 《成唯識論》中說菩薩所修諸勝行中,何者為智?何者為福? 菩薩成就佛果,必須上求什麼?下化什麼? 文中說修福不修慧將會如何?修慧不修福又將如何? 文中說要成佛沒有什麼特別的法門,就是什麼而已?它的經典依據為何?如何說呢?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如何積集福慧資糧呢? 布施可分幾種?以何者為最高原則? 持戒的真正精神意義為何? 忍辱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態度嗎?真正的忍辱應具備什麼樣的態度呢? 什麼是真正的精進?即使是修福的精進也要以何者為導引,才不至於盲修瞎練? 修禪定的人在身口意三業上要如何修持,才能增長智慧? 如何得到大般若? 福慧雙修的真義是指福德要靠什麼來引導?智慧要靠什麼來積成? 修福讓你想到哪些? 布施用中國話怎麼說? 布施有那幾種,平常最常用到的是哪一種? 通常人會怎麼布施? 布施時,應該持何種心態? 什麼是「三輪體空」? 持戒給人的形象如何? 文中說持戒是不影響別人的行為,你的看法如何? 有哪些是「尊重別人」的表現? 又該如忍辱是積極、承擔、化解、處理和自在的處事態度。說說看,如何是積極、承擔、化解、處理和自在的處事態度?試舉例說明。 何「利益」他人? 「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起」,這是要人以怎樣的態度來面對惡念? 「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這句話想表達什麼? 說說看怎樣是有智慧的精進? 身不妄動,是要我們平常做事該如何? 口不亂言,指的是說話該怎樣? 意不顛倒,說明人的心念應想哪些方面的,才不顛倒? 不間斷的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自然能得大般若,這說明般若是從哪裏來的?所以修六度該如何修? 文中說福慧如鳥之雙翼,偏一不可,你還想到什麼樣的譬喻可以形容? 可否以一句話來形容這篇文章中作者所想表達的理念? 你曾經布施嗎?你當時的心態怎麼想? 你曾做到三輪體空嗎?那是怎樣的心境? 文中的戒是不侵犯他人,尊重利益他人,你如何實踐? 你已受過戒嗎?你生活中有哪些規約? 你曾做到忍辱的哪一項?舉例說明。 在精進中,你曾經戒除哪種惡習嗎?說說看你怎麼做的。 精進還有善的方面,你如何長養自己的善根、善行? 禪定修持有多門,說說看你修哪種法門,如何修? 禪定在你生活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般若的修持,你會從六度中的哪一度入門? 生活中你有做到福慧雙修嗎?或是你比較偏向哪一門的修持?為什麼? 說說看你平常的福德修持為何?智慧修持為何? 說說這篇文章帶給你什麼樣的啟示? 經過討論後,今後你會為自己規劃什麼樣的修持?
帶領者應注意事項: 帶領者需以傾聽、對話的態度與會友共同討論。 問題設計僅作參考,不一定要問完,可以順應現場問題討論。 討論的時段可以彈性自由運用。

文/慈莊法師

  福慧雙修,意思為同時修持福德與智慧二種莊嚴法門。所謂福德門有那些呢?如六波羅密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利益他人的善業都為福德。智慧門指般若,為自我利益的真理、觀念。 據《成唯識論》卷九記載:菩薩所修諸勝行中,以慧為性者稱為智,其餘則稱為福。菩薩為成就佛果,必須上求菩提(智業),下化眾生(福業),因其所具備的福、智二行,為成佛的最勝實踐,故稱為二種勝行。 佛教有一句話說:「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說明學修應該要福慧雙修,不可偏廢一法。經典中處處闡明修行要福慧雙修,即使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華嚴五教章》卷二說:「此終教中論其實行,從初發意即福慧雙修,故成佛時無別修也。」要成佛,沒有什麼特別的法門,就是福慧雙修而已。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如何積集福慧資糧呢?六度相攝是最好的修持。 1.布施:不論是財布施、法布施,還是無畏施,以能抱持「三輪體空」.為最高原則、境界。. 2.持戒:非僅持戒相外表,能重視持的真正精神意義,以不侵犯他人為原則,並且尊重利益他人。 3.忍辱:忍辱非消極的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忍辱是積極、承擔、化解、處理和自在的處事態度。 4.精進:所謂正精進,「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即使修福精進,也需要以智慧為導引,才不至於盲修瞎練。 5.禪定:修持禪定工夫的人,身不妄動,口不亂言,意不顛倒,自然不會干擾他人,生長智慧,得到他人的尊敬供養。 6.般若:以智慧為導,不間斷的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自然能得大般若。 所以「福德」要「智慧」來引導,「智慧」要「福德」來積成。福慧如鳥之雙翼,偏一不可,是為福慧雙修。(轉載自佛光出版社《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