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星期前
    彰化西方第一分會「雲水自在讀書會」
    日期:2025/9/18
    時間:1400-1600
    地點:佛光山彰化講堂9樓
    閱讀教材:浩浩師恩:星雲大師的慈悲願行P153-191
    帶領人:姚澄燕
    重點概念:
    一、「慈悲」不僅僅是善念,更是無畏、承擔、忍辱、負重,乃至空性的轉化。
    告訴我們要盡自己角色的本份,要勇於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
    二、「慈悲、無畏、忍辱」更是任何實踐菩薩道的行者需要淬鍊與涵養之所在。
    三、除了四給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還要給人尊嚴。
    就是幫助救助人時,最重要的是不要傷人自尊心,應給予尊重 。
    四、相信「菩薩在人間」所遇見的人物裡,「不退菩薩為伴侶」已是在人間處處
    可見的畫面。深信「願力」會牽動著「願力」,在「願眾生得離苦」的希望
    裡,菩薩總會相互輝映,帶來彼此的「感應道交」。
    五、星雲大師說:「這世間要和諧,就要『同中存異,異中不一定求同』,世界
    應該是多采的樣貌。不必爭誰大,彼此共尊共榮。」
    六、要以「真心誠意」推展到各個層面,人與人相處都真心誠意的對待,一切自
    然和諧相處。
    七、兩岸透過理性對話及互利互惠的協議,使台灣企業爭取廣大的市場,帶動台
    灣觀光產業,更重要的是,使人民免於戰爭的危機。
    八、正信宗教可以讓貪婪的人心找回道德良知,更可以讓人們在面對困境時,得
    到信仰的撫慰。這也是二十一世紀,正當種族衝突、強權當道,整個世界最
    需要的「軟實力」。因為宗教信仰的實踐、利他的精神,使台灣能真正贏得
    世界的掌聲與尊敬!
    以下分享:
    1. 要做好給人「四給」,首先要讓自己修持八風吹不動,因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必須經得起考驗的。不要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好運氣會因為你的在意糾結而流失了。
    2. 要學會翻篇,過去的事情,讓它過去就好。
    3. 要讓自己快樂起來,人只有快樂,運氣才會變好。
    4. 有了好運氣,心情自然輕鬆愉快,更能做利他之事,而人與人之間就都能和平相處了。
    備註說明:
    八風的具體內容:
    ․稱:被讚美
    ․譏:被譏笑、諷刺
    ․毀:毀謗、批評
    ․譽:名譽、稱讚
    ․利:獲得利益
    ․衰:失去利益、失敗
    ․苦:身體或心理的痛苦
    ․樂:身心愉快、舒適
    八風與修行:
    ․煽動人心:八風如同風一樣,能吹動影響人的情緒,引發喜怒哀樂。
    ․對治八風:修行就是要鍛鍊心性,在面對八風時要保持警覺,不被境界所蒙蔽
    隨時做主。
    ․身心鍛鍊:透過打坐、行香、念佛、誦經等修行的方式,可以幫助鍛鍊心性,
    並提升智慧,進而心能坐得住、達到不隨境轉的目標。
    ․蘇東坡公案:公案中的蘇東坡就是被「譏」所迷惑,因此大發脾氣,心無法作
    主,而顯示了人心在面對境界時容易有所迷失。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