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2025年5月星燈法雲讀書會內容記錄
    日 期:2025年5月21日(三)
    時 間:20:00-21:00
    地 點:Line會議室
    參加者:林郁婷、陳淑芬、徐婉玉、蔡淑雅、周麗霜(共5人)
    帶領人:周麗霜
    記 錄:周麗霜
    主 題:《佛法滿人間》p78-89
    透過分段導讀方式讓大家了解文章內容並以「聞、思、修、證」的方式引導大家思考分享。

    一、 你喜歡做何種布施?
    婉玉:法布施是一種不求回報的分享,是智慧的傳遞,也是精神的滋養。
    這樣的布施方式,無論是在知識、信仰或關懷的層面,都能成就善
    意的流動,使人心充滿溫暖。
    淑芬:因個人的能力無法做財布施,會利用在二眾塔服務時傳遞大師的思
    想與理念,讓遊客能夠在對話中獲得啟發,讓人間佛教的理念更加
    普及。

    二、 請分享讓你印象深刻的法布施經驗
    淑芬:前段時間影生命教育教師贏的團隊到二眾塔看電影,我藉機跟老
    師們交談,希望透過讓教育者理解如何在課堂上創造善的因緣,使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自然地培養良善的價值觀。佛法在於如何應用於
    日常,這也正是人間佛教的精神,讓每個人都能在日常點滴中感受
    佛法的智慧與慈悲。

    三、 你能做到無相布施嗎?
    婉玉:自己還在自努力中,真正的修行,是要在關鍵時刻能夠自我提醒,
    調伏心念,當我們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憑著善念去行動,而不是期
    待回報或認可,讓布施成為純粹的行為,而非附帶期望的交換。

    四、 在生活中你會如何運用世間法與出世法?
    婉玉:我覺得要以「世間法」作為橋梁,讓「出世法」得以落實的方式來
    接引貧困或弱勢者,當面臨生存困境時,很難立即接受深層的佛法
    道理,因為他們的心仍被現實問題牽絆。若能先提供生活上的援助
    ,例如溫飽與休息空間,讓他們感受到善意,再進一步透過交流傳
    遞佛法,就能讓法布施真正落地,進而引導他們理解因果與人生的
    智慧。
    淑雅:這幾年自己因外在環境與工作上的種種挑戰,對人情世故產生
    敏感反應。很慶幸自己學佛了,當計較心起來時能意識到自己
    的心念變化,並在念頭升起時提醒自己調伏,我想這就是佛法
    中「覺察」的力量。

    五、 你找到「選佛場」了嗎?
    婉玉:走入佛光山這個大家庭讓我找到法身慧命之家,增加了我的信仰的
    力量然後也帶給我了很多的福德因緣。相信總有一天我的路可以走
    得更加平順家裡的小孩也會在無形中受到薰陶改變不好的習性。
    淑雅:找到正信道場透過義工服務,讓心念在行動中被檢驗、修正,並且
    在實踐中提升。這些領悟並不僅限於道場,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
    ,進而影響家人的互動與家庭氛圍。

    六、 文章中那段話讓你最受用?
    淑芬:寶施有窮有盡,法施無窮無盡。寶施有用完的時候,法施是用不
    完。兒子擁有一門維生的技能,現在的他願意回到正途,尋求穩定
    的工作,這正是一個可貴的轉變。期待家人的支持能讓他穩健前
    行,像法布施能無窮無盡,讓他得以自立、自強。
    婉玉:「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可以提醒自己「先為眾生考
    量」,讓修行不再僅僅是個人的解脫,而是對整個世界、對一切眾生
    的關懷與奉獻。
    淑雅:「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這句話確實道出了法布施的無限價值。
    能真正能深入人心、影響生命長遠的,便是法供養。人生旅途中,不
    論是偶然聽到一句佛號,或是遇見一位啟發自己的人,這些看似微小
    的點滴,都在塑造我們的道心,使我們更堅定、不離正道。


    下次讀書會時間
    1、日期:2025年6月4日(三)
    2、時間:20:00~21:00
    3、地點:Line 會議室
    4、主題:【佛法滿人間】p91-103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