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台北-書香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6 個月前
    惜福讀書會-文章帶領演練紀錄表
    時間:2025/04/11週五下午18:20
    地點:極樂寺四樓會議室
    出席:陳秋蓬、游江玉蘭、林麗瑞、蔡鄧月桂、洪素琴、楊駱愛琴、鄭敏貞、林張碧蘭、孔鳳仙、方瑞芬
    帶領人:蔡惠芬 紀錄:方瑞芬
    閱讀主題:人間萬事1 /做最好的自己
    一、全體齊聲朗讀文章:人間萬事1/做最好的自己
    二、帶領人蔡惠芬導讀:
    (一)請問大師這篇文章開示「怎樣做最好的自己呢?」 (大家陸續說出)
    1.要從善如流。2.要與人為善。3.要慈悲處眾。4.要進退有禮。
    5.要聰明靈巧。6.要行儀端莊。7.要明理善良。8.要積極樂觀
    (二)這篇文章哪一句話讓您最為受益?
    (三)您是否曾運用文章方法,提升自己?
    (四)文章有那些重要的觀念?自己有那些聯想?
    三、與會者心得分享:
    (一)陳秋蓬會長:
    1.加入佛光會成為佛光人,發現佛法浩瀚無邊,有幸入寶山,我求知若渴,天天歡喜念佛、學佛、行佛。
    2.四年前,承蒙住持提攜、法師鼓舞、理事厚愛、各位師兄姐支持,承擔會長執事,大師在文章開示這八點,深深影響自己,期勉務必遵循大師「做最好的自己。」
    (二)游江玉蘭師姐:
    1.經營素食食品材料店已經是第三代,做生意以和為貴最重要,和氣才能生財。因此「2.要與人為善」最為受益」。
    2.成為佛光人三十多年,擔任知賓、書車義工、參與各類法會及活動,學習有德行、有慈心,要悲天憫人「3.要慈悲處眾」讓我廣結善緣,增長慈悲心。
    (三)洪素琴師姐:我最受益的是「3.要慈悲處眾。」人生行路必然有順有逆,我習慣看人長處、幫人難處、記人好處,與人相處要有慈悲心、包容心、感恩心。我和鳳仙師姐等4人擔任23間客房的服務工作,法會期間住宿全滿,較為忙碌,謹記大師法語「忙就是營養」。
    (四)孔鳳仙師姐:04/09健民里一社區一蓮花、04/10客房清潔及抽換被單、04/11白天長庚醫院捐血,晚上讀書會、月例會,連續三天擔任義工,發現自己有潛力有體力,被需要的感覺很不錯。「4.進退有禮」,自能獲得別人的好感。
    (五)林張碧蘭師姐:擔任知賓穿著佛光會旗袍站在大雄寶殿,可以為有緣人服務、可以學到察言觀色、可以接觸來自四方的佛教徒,可以認識各分會心善人美的師姊,數年的磨練,慢慢學會「5.聰明靈巧」,跟人相處,眼看耳聽,隨時要懂得情況,明白該說什麼、該做什麼,自然受人歡迎。
    (六)鄭敏貞師姐姊:
    1.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114年臺灣每5人即有1人是長者(老年人口將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政府提供長者福利「防老化 顧健康」
    2.我是居家服務員,接觸的對象老菩薩居多,長者老化退化是不可逆的,所以「6.行儀端莊」很重要,我需要莊重,該說的時候說,該做的時候做,講話音量不宜太過大聲,動止安詳,才能從容處世。
    (七)楊駱愛琴師姐:
    1.我在家扶基金會基隆家扶中心擔任志工服務滿25年,常有機會接觸脆弱家庭或貧窮困苦家庭。
    2.我喜歡參加捐血志工,為有愛心、有熱血的人服務。文章給我最重要的觀念:「7.要明理善良」要讓人對你有好感,必須讓人覺得你很明理、很善良,自能贏得好人緣。
    四、回向: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五、散會(19:28)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