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活動名稱:普門-說故事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5/14(二)19:30~21:00
    活動地點:Zoom 線上
    召集人:莊瓊足督導
    帶領人:冼淑蓮
    參加人員:
    莊瓊足/李政霖/包淑慧/陳麗雲/張淑華/尹丹鳳/林秀鸞/陳美淑/高金梅/詹麗慧/冼淑蓮(共11位)
    記錄:冼淑蓮
    閱讀文章:
    2024年佛學會考題本、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第二章 秘訣:般若

    文章導讀:
    一、什麼是般若
    1️⃣「般若」,是向自己的內心探求、開發,超越一切知識和智慧。

    2️⃣《大智度論》中說:
    「般若波羅蜜,分為二分,已成就者名為菩提, 未成就者名為空。」

    3️⃣生活处处有般若

    二、如何實踐般若
    1️⃣沒有人能代替你活或覺悟自我
    2️⃣在組織中養成執行力

    三、人的無限潛能
    1️⃣不要以為自己做不到
    2️⃣刻苦勉勵自己、身體力行
    3️⃣以小我之愛轉為天下蒼生之大愛
    4️⃣付出不求回報、不問功德

    ====================================
    (二) 提問、分享與心得:
    帶領人淑蓮師姐提問~
    問題1.何謂般若?
    問題2.如何過放光的般若生活?
    問題3.如何實踐體會「生活中的般若」?

    回答分享~
    1.政霖師兄~
    生活裡若能時時做的大師教導的三好四給,其實也就是將般若智慧實踐於生活中了。

    2.丹鳳師姐~
    生活裡的放光。
    自己每日搭捷運上班,尖峰期車廂裡擠滿了人,有些人仍自私的佔位置。以自己為例子,讓座或盡量靠車廂內移動,讓每個人能多出一些些空間,都是舉手之勞,也是生活放光的方式。

    3.淑華師姐分享~
    “在組織中培養執行力”,
    過去四年,中山三會財務工作.不斷的和會長磨合,一再再的討論出最恰當的財務模式,過程很不容易,但是我們也做到了,在組織裡,執行的能力,謝謝在組織裡學習、成長。

    4.秀鸞師姐分享~
    大師說「有理三扁擔,無禮扁擔三」當頭棒喝、柳枝打掉我執的驕傲與剛愎轉化無我。
    這段敘述,讓再度懷念我們的聖者大師,他是如此的謙虛大度,對師父的教導完全欣然接受,不論有理無理,大師將自己先成為“空的容器”,接受所有師父對他的教導,因而體悟更高境界的妙法。
    另外“在組織中培養執行力”,我們5/11在榮星花園舉辦佛誕浴佛節活動,非常精彩盛大,正是是我們佛光會裡的組織團結合作,最佳的典範。

    5.美淑師姐分享~
    大師說「有理三扁擔,無禮扁擔三」當頭棒喝、柳枝打掉我執的驕傲與剛愎轉化無我。
    這段文章,我覺得大師很了不起。現在的年代,老師與學生的角色都無法做到當時大師與他師父之間那樣的嚴厲與服從,而大師的身體力行,遵師教誨,勤勉體覺妙法,我非常很尊敬也覺得不思議。

    6.包淑慧師姐分享~
    生活中加入六度的實踐,不僅讓生活更放光,也更容易將佛法的般若實踐於生活當中。

    7.麗雲師姐分享~
    「般若波羅蜜,分為二分,已成就者名為菩提,
    未成就者名為空。」大師說~空到最後恐怕進入頑空,斷滅空,所以不要把“空”作為修學的目標。這段話~個人有感悟“空”,不應是不理不睬,什麼事都不管的空,那就是為空而空的頑空,應該是書裡面提到的~~證悟自性般若之後,本體與現象不二的境界。沒有世間法與出世法的界限,因緣自來自去,不來不去,不住色相,一切自然和合圓滿。

    8.淑蓮師姐分享~
    大師將“般若”分為四層次並以樂器演奏為舉例,四層次,即為“無為法”。
    1.正見:看圖(外境)
    2.因緣:心中有譜(內外合一)
    3.空:不看譜,心中無譜(內外相忘、行雲流水)
    4.般若:對音律樂理圓融無礙(無內無外、無忘不忘)
    我覺得生活裡也可以是訓練自己這樣的有為法境界,好比師姐們在大寮炒菜時~
    切菜、洗菜、開爐火、倒油、下鍋、調味鹹淡....一氣呵成,完全無內無外、無忘不忘,而我們信眾品嚐到的是可口的美食。
    ==================================
    (三)帶領人總結:莊瓊足督導
    今日大家上線來共讀“成就的秘訣~
    「金剛經/第二章 秘訣:般若」
    每位與會師兄姐都熱烈討論參與,大師給我們的金言妙法,著實可讓我們不斷的修持精進,有佛法就有辦法,生活處處有般若,我們藉著自我的修持,跟著佛光會組織一起成長,發揮潛能,不要以為自己做不到,只要願意發心、行動,大家一定可以共同成長精進。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