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 活動名稱:普門-說故事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11/12(二)19:30~21:00
    活動地點:Zoom 線上
    主持人:莊瓊足督導
    帶領人:
    蒲懿君督導、莊瓊足督導、李政霖代會長
    參加人員:
    莊瓊足/蒲懿君/黎琇枝/楊黃阿款/李政霖/
    張淑華/陳麗雲/秀鸞/陳美淑/冼淑蓮/(共10位)
    記錄:冼淑蓮
    閱讀文章:
    ⭐人間佛教讀書會認證帶領人培訓~討論法/懿君督導
    ⭐「信佛、念佛、拜佛、行佛」分享/瓊足督導
    ⭐影片:吉桑該拿起你的念珠/政霖會長
    ===========================================
    前言~莊瓊足督導
    今日的讀書會,將有三個主題來分享討論。
    一、
    懿君督導幫助我們,分析代領人必須知道的聞、思、修、證。其方法及要領。
    (督導所分享的要領精,簡要易懂有效率,
    題材資料,置於下方圖片區。)
    二、
    瓊足要練習,
    11/24代領人培訓精進班的10分鐘帶領
    帶領題目~
    信佛,要信到與佛同在;
    念佛,要念到心佛不二;
    拜佛,要拜到和佛共存;
    行佛,要行到代佛渡生。
    三、
    政霖提供的電影:“吉桑拿起你的念珠”
    再次討論分享
     https://youtu.be/cMDm8oAFY0M?si=F3z2TOSR15eGYkWR
    ===========================================
    二、討論、分享
    瓊足督導:
    信佛,要信到與佛同在;
    念佛,要念到心佛不二;
    拜佛,要拜到和佛共存;
    行佛,要行到代佛渡生。
    這篇文章請大家發言分享~

    政霖會長:
    吉桑的故事,主旨要傳達~不忘初心。
    鑽研佛學學問是很好的事,但別因為自己研究高深的佛學學問,忘了最初的般若本性,慈悲的心。當然此影片仍然有許多可以探討的層面,請家提出討論。

    美淑師姐:
    我覺得很不容易做到,
    信佛、念佛、拜佛、行佛,是虔殊勝的事,但是要信到與佛同在;要念到心佛不二;要拜到和佛共存;要行到代佛渡生。我個人覺得很難做到。光是念佛,要念到心佛不二我就無法體會心佛不二,也採請教諸位師兄師姐,有麼法可幫助達 到這樣的境界?

    淑蓮師姐:
    美淑師姐提的念佛,要念到心佛不二。我個人淺見~不斷的念佛念佛就是。百遍不夠則千遍,千遍不夠則萬遍,再不夠則千萬遍,我佛慈悲,心念堅定,佛必成就。
    吉桑喇嘛的故事,我個人也無法做到像上師所求的菩提心。甚至我連吉桑對佛學的堅持不斷的修習佛法,我都無法做到。佈施也是自給有餘力再施予他人,我對吉桑的故事,我覺得羞愧,我需要更大的學習。

    秀鸞師姐:
    有一次活動~心的里程碑。我們被排住在佛光山本山的大寮,就在大佛的旁邊,那一晚,我想起,"朝昭與佛起,夜夜供佛眠"。相當殊勝的活動,我覺得那是"信佛,要信到與佛同在"的感受。
    吉桑喇嘛的故事,我個人也傾向和淑蓮師姐一樣,佈施的前提,是自給有餘力再施予他我們都是凡夫大眾,光是佈施,我自己難做到做到毫無保留的佈施。
    另外~謝謝懿君督導,帶來代領人必須知道的聞、思、修、證的方法及要領。獲益良多。

    淑華師姐:
    懿君督導,分析代領人必須知道的聞、思、修、證。其方法及要領。非常受用,更清楚其細節與應用。
    拜佛,要拜到和佛共存。
    常常念佛誦經後有回向文,當我唸到回向文,我就覺得心很安定,因為佛祖有聽見我與祂說話祈禱,拜佛,拜到佛和我在一起。
    我對吉桑的故事不甚清楚瞭解其中主旨的含意與學習的重點。今晚上線,想聽聽各位的見解分享。

    麗雲師姐:
    心的里程碑的活動,我也在大家誦唸"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時感動到淚流不止的歡喜;拜佛、行佛,運用在活當中,起碼比較有菩都是很殊勝 讚歎的事的事。
    吉桑的故事,我覺得上師為了啟發吉桑的菩提心,轉世成乞丐小孩來教導這門功課,感覺太猛烈了,吉桑後來發現世上師的教導,羞愧發奮的行為,我有不解,請各位指導。

    楊黃阿款師姐:
    拜佛,和佛共存;行佛,代佛渡生。
    感恩佛陀是我心靈上的大寄託,我向菩薩祈願~讓我健康,
    讓我可以一直當義工。
    ===========================================
    三、總結:莊瓊足督導
    今天我們的討論非常受用,越來越深入,也越來越廣。
    2週後,每位都準備佛學小故事,來與大家分享。🙏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1 個月前
    活動名稱:普門-說故事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10/29(二)19:30~21:00
    活動地點:Zoom 線上
    主持人:李政霖督導
    帶領人:蒲懿君督導
    參加人員:
    莊瓊足/蒲懿君/楊黃阿款/朱興蘭/
    李政霖/陳麗雲/陳美淑(共7位)
    記錄:陳美淑
    閱讀文章: 佛學小故事分享
    ******************************************************
    第一段故事分享人蒲懿君督導「貧與富」影片,
    農夫挖到價值連城的金羅漢,家人親友很為他高興,他卻整天愁眉苦臉、悶悶不樂,旁人問他已經是千萬富翁了,還有什麼好煩的?他說,還有17尊羅漢在哪?
    老和尚在旁註解:「富不富有不在金錢多寡,而在知足」
    蒲:大家有沒有意外之財的經驗?
    政霖:工作轉換之間,前公司只收比例違約金,新任公司又多給支援違約金,一來一回還多賺了
    蒲:自己有天收到通知,有筆獎學金可領,以為詐騙!查証後知道真的,但也是意外之財!
    本故事主題就是「知足」

    第二段故事分享人阿款師姊
    張三李四過世後,閻王查明二位在世鋪橋造路,行善助人,所以再回人間做人,旁邊一隻猴子看了也求閻王轉世為人,閻王答應並要旁人為猴子去毛,結果猴子被拔毛痛得哇哇叫,幫牠拔毛的就說「你一毛不拔如何為人?」
    此故事主要說的是~「佈施」

    政霖說故事:「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誠心佈施,比一切都重要‼️

    分享影片「吉桑,該拿起你的念珠了」
    聰明的吉桑,很能辨經,人們認為他最能成為活佛的心子,但上師從來沒稱讚他,臨終前告訴他「吉桑,該拿起你的念珠了」,他仍努力在智識上辨識,成為草原上的知名住持,過了很久之後,有天一群求道之人化緣到此,在冰天雪地中,有位年輕人把化緣物資給了大家,自己沒有,再向吉桑要求寺裏其他的,但被吉桑趕出,年輕人就在冰天雪地中逝去生命,最後時刻在吉桑耳邊說「吉桑,該拿起你的念珠了⋯」吉桑聞之,脫去了身上所有衣物,奔向寺外⋯

    這個故事令人看了有些難過、感傷,有許多值得深思與探討的議題,時間關係,留待下次再來分享。

    下次讀書會:
    2024/11/12 19:30~21:0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2 個月前
    活動名稱:普門-說故事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10/16(三)19:30~21:00
    活動地點:Zoom 線上
    主持人:莊瓊足督導
    帶領人:蒲懿君督導
    參加人員:
    莊瓊足/蒲懿君/楊黃阿款/
    李政霖/陳麗雲/冼淑蓮/(共6位)
    記錄:冼淑蓮
    閱讀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佛學小故事/
    ====================================
    一、故事導讀:
    ⭐死囚頂油⭐

    ⭐滴水和尚⭐

    ⭐向佛借錢⭐

    ===================================
    二、討論、分享
    今天的故事有三個層面討論
    1.一心不亂、全神貫注
    2.惜福、惜物、不浪費。
    3.慈悲、智慧

    蒲懿君督導:
    💠自己的婆婆在身體不適時,需要許多的輔具,例如養護床、便盆椅、助行器....,這些都可以在一些社福機構去租借,不一定要買新的,惜物愛物,不給地球製造垃圾,環保。
    💠環保惜物愛物,日常生活也能落實,小家電故障了,修一修,即可繼續使用,避免買新的,製造垃圾,也可省錢。

    瓊足督導:
    💠自己因為個性直爽,話語常常脫口而出,也難免自己學到教訓,“死囚頂油”,是人生非常緊迫的關卡,我希望自己不要經歷這樣的狀況,也期盼每位都歲月靜好。
    💠七里大師的智慧與慈悲,我想到我們佛光山也有位覺誠法師,南美洲弘法歲月中,多次遇到歹徒把槍抵在他的太陽穴上,覺誠法師沒有絲毫恐懼,甚至從容的用佛法感化歹徒。因為他深信:「來到巴西必定是因緣,心甘情願地接受這個福報,歡喜接受佛菩薩最好的安排」。他們都是慈悲、智慧、願力,的最佳典範。

    楊黃阿款:
    💠家裡洗澡,先開水,洗好再沖水,時時養成關水的好習慣。不論是水、電、食物,資源、能用的就不要浪費。

    李政霖師兄:
    💠冬天家人泡澡,泡澡水再用來沖廁所、洗浴室、拖地,都是很好的環保珍惜資源的方法。
    💠向佛借錢,這個故事,七里禪師與小偷三次對話,小偷三次也都有回應七里禪師的告知,禪師的智慧已發現小偷是可度化的人,我們常看見人做的惡事卻沒看到背後的人性,禪師的智慧處理使小偷免於被警察抓走,感化了小偷,最終渡化了偷兒。

    陳麗雲師姐:
    💠死囚之所以能平安過關,因為他全神貫注在油壺,完全無視身旁的音樂美女攪擾。我分享~自己年輕時偶爾和先生鬧點脾氣,心情不好時,也會去欣賞一些溫文儒雅的男子,純欣賞。現在年紀大了,也就不為所動,漸漸對這些外在欲望誘惑沒太大興趣。
    💠向佛借錢的偷兒,讚歎七里大師的智慧,知道這位偷兒可教化,而渡他。現在社會爭辯大罪犯可否教化評估,也頗讓人擔憂罪犯回到社會,會不會有更多的社會問題。

    冼淑蓮師姐:
    💠許多事情的承擔力、分寸、拿捏,自己最清楚,不斷挑戰生命極限的人,最不聰明。以身體健康為例~所有的養身之道全都懂,卻不落實,然後,重病了,死囚來臨,才認真頂油,實在太驚險.
    💠七里禪師,可說是偷兒向佛借錢的唯一目擊者,警察來查案問禪師,偷兒有偷錢嗎?七里禪師說他向佛借的,也有跟佛說,謝謝~不算偷。
    禪師的慈悲心與般若智慧,渡了一位偷兒,走回正道,弘揚佛法,改變其一生,我非常敬佩七里禪師。

    ====================================
    三、總結:莊瓊足督導
    今天我們的討論與分享,越來越深入,也越來越廣泛,我們2週後期待,更多的佛學小故事,希望對大家的生活有啟發與幫助。🙏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活動名稱:普門-說故事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10/2(二)19:00~21:0
    活動地點:Zoom 線上
    主持人:莊瓊足督導
    帶領人:蒲懿君督導
    參加人員:
    莊瓊足/蒲懿君/包淑惠/楊黃阿款/
    李政霖/陳麗雲/林秀鸞/李慎梅/
    陳美淑/冼淑蓮(共10位)
    記錄:冼淑蓮
    閱讀文章:
    佛學小故事 數則.
    ====================================
    一、故事導讀:
    ⭐慧可安心⭐
    西天的佛教第二十八祖達摩祖師,在梁武帝的時候來到中國,是為中國禪宗初祖。因為和梁武帝思想不能相契,因此到河南嵩山少室峰去面壁,在那裡一面壁就是九年。這期間,有一位青年叫做慧可,來參拜達摩祖師,請問佛法。
    那一天正是寒冷的嚴冬,大雪飄飄,慧可立在達摩祖師的座前。皚皚積雪已經高過他的膝蓋了,達摩祖師還是閉目不語,慧可仍然耐心地等著。又經過了很久,達摩祖師終於睜開眼睛問道:「你老是站在這裡做什麼呢?」
    慧可回答道:「弟子想來求祖師開示佛法。」
    達摩祖師聽後就回答說:「諸佛求道,為法忘軀,你用怠慢之心怎麼可能求得無上的大法呢?」
    慧可一聽此話,就用身邊的戒刀把一隻手臂砍斷,再把斷臂呈給達摩祖師說:「弟子以此誠心乞求祖師開示。」
    達摩祖師知道慧可是可造之材,就說:「你斷臂求道究竟求什麼道?」
    慧可禪師就回答道:「弟子心不安,求祖師為我安心。」
    達摩祖師大聲喝道:「把心拿來,我為你安心。」
    慧可一聽愕然,說道:「弟子找不到心。」
    達摩祖師微笑說:「我已經為你將心安好了。」慧可禪師至此終於豁然大悟。
    💠養心法語
    我們的煩惱本空,罪業本無自性,如果認識自心寂滅,沒有妄想動念之處,就是正覺,就是佛道。如果能保持一顆平實不亂的真心,佛性當下就會顯現。如何安心?要自己安心;如何解脫?要自己解脫。沒有誰來束縛我們,何必要另外自尋煩惱呢?
    💠這個公案強調了「心」的不可捉摸性,並且通過 慧可的決心和達摩的智慧,展示了禪宗的教義。
    ⭐「馬祖吃飯」⭐
    有一天,馬祖道一禪師問一位僧人:「你從哪裡 來?」僧人回答:「從南方來。」馬祖問:「南方 的禪法如何?」僧人回答:「有時吃飯,有時睡 覺。」馬祖說:「大家都是這樣,我問的是禪 法。」僧人回答:「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 馬祖聽後,點頭稱讚。
    💠這個公案的核心在於「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 覺」,強調了在每一個當下專注於當下的行為,玄 也是禪宗修行的重要理念之一。

    ⭐不昧因果⭐有一天,百丈懷海禪師在講法時,有一位老人聽完後留下來,對百丈說:「我不是人,我在過去無 量劫前曾是一位禪師。有一個學生問我:『大修行 人還落因果嗎?』我回答:『不落因果。』結果我 轉生為野狐五百世。請禪師開示,幫我解脫。」 百丈說:「你問我同樣的問題。」老人問:「大修 行人還落因果嗎?」百丈回答:「不昧因果。」老 人當下大悟,感謝百丈,並請求他按照僧人的儀 式為他舉行葬禮。百丈同意了,並告訴僧眾:「明 天我們要為一位僧人舉行葬禮。」僧眾都很驚 訝,因為他們不知道有哪位僧人去世。第二天, 百丈帶著僧眾到山後,找到一具野狐的屍體,按 照僧人的儀式為它舉行了葬禮。
    💠這個公案的核心在於「不昧因果」,即使是大修行 人也不能逃避因果報應,但他們能夠清楚地認識 和面對因果。這個故事提醒我們,修行不僅僅是 追求解脫,更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因果法則。

    ===================================
    二、討論、分享
    以上的故事,分三個主題層面,來討論分享。
    1.其心不亂、專注當下。 2.因果。3.放下。

    諸位師兄師姐們,討論分享,再引用大師全集裡的文章故事,深入探討,使整場讀書會內容更豐富多元,更貼近禪修及佛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大師全集/星雲禪話5/p.205慧可安心
    ⭐大師全集/星雲説喻2/p.081祈福消災
    ⭐大師全集/僧事百講/集會共修第六講/
    放的修行
    ⭐大師全集/文叢/義解興福/p.268一心稱名
    ⭐大師全集/星雲說喻1/ p296人面瘡的故事
    ⭐慧傳法師/秋月禪心-月亮是圓滿的(二)

    蒲懿君督導:
    現代人資訊量太大,很難專注一心一用。至心於一處,妥善安排時間運用。建議大家,一天處理3件事,有餘力再去處理其他,反而更有效率。
    人常常煩燥於當下的現況,例如事業不順、金錢不足、人緣不佳、課業落後、...,種種抱怨,見果推因,凡事有因果。多修持行善,布施、渡眾、積善財,甚至果報現前。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學佛更能讓自己精進,改變生命的現況。

    包淑惠督導:
    心,常常很忙亂。如何讓心靜下來,我個人做法,重要的先做,有系統計畫的分事情的輕重處理。再則不忘初衷,專心於一,不朝三暮四,跟著大師的教導,奉獻慈悲的願力去執行,給自己學習也給予他人慈悲關懷。

    李政霖師兄:
    在學術界裡,數學的數據,只要是0.000000001就幾乎是零,而人的出生及其一生的種種因緣,若是在數據上演算是低於萬兆分之一,根本是等於零。但是~眾生當中,我們每個人出生相遇,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如此精彩,不得不承認人生絕對不是“偶然”,肯定事因緣聚合,因果相成。宇宙的定律,無法想像,同樣,因果的力量也是不可思議,凡是沒有偶然,只有因果。種好因結善果,大師時時提醒我們,三好四給,就是種好因的最佳方法,善果自然也就伴隨而來。
    分享~「人面瘡」的故事,是發生在唐朝知玄悟達國師的身上。知玄禪師因為道高德重,受到唐懿宗的恭敬,禮拜為師,並且敕封為「悟達國師」。坐上了皇帝賜予的檀香寶座,悟達國師可說備受禮遇,不知不覺就生起了虛榮心。不久,他發現膝上害了人面瘡。國師深知這必定是因為自己的得失心,而招感業障現前,於是忍著痛苦,來到四川彭州九隴山。
    在一位童子帶領下,來到一處泉水邊。身上發熱、痛苦難耐的國師,掬起水來就要清洗人面瘡,人面瘡竟然開口說話了,他說:「悟達國師,暫且不要清洗!我要告訴你,你我在西漢時代結下了冤仇,那時候你是袁盎,我是晁錯,因被你誣陷,招來殺身之禍,久已想要報仇雪恨。但由於十世以來,你都是一名高僧,所以我始終沒有辦法靠近你。到了這一世,因為你受到皇帝的恩寵,起了虛榮心,於福德有損,我才得以乘虛而入。今日承蒙迦諾迦尊者出面為你我解除冤業,賜給我三昧法水,令我得到清涼解脫,我們之間的宿怨,從此就一筆勾銷了。」
    悟達國師聽了不覺心驚,連忙以清水洗淨人面瘡,痛徹肝腸,立刻讓他昏厥了過去。奇妙的是,等到他甦醒過來,人面瘡也消失了。由此因緣,後來悟達國師作了《慈悲三昧水懺》,敘說懺悔認錯可以消災免難。

    陳麗雲師姐:
    天下本無事,惟庸人自擾。
    「放開」是很重要的修行,人不但要能放開肚皮吃飯,放開腳步向前走,還要放開肚量包容世界,放開思想思考各種問題。
    世間人之所以不能得救,往往是由於自己的執著、放不開。我們想要得到救度,就要放下心中的束縛。
    談到因果,曾經~我去市場買菜,老闆多找我五佰元,我趕緊還給老闆,我們學佛的人,有正知正念,不屬於自己的正財,就不貪受,老闆收到那伍佰元,失而復得的喜悅,我也跟著歡喜,這份歡喜,我覺得是很愉悅的善果。

    陳美淑師姐:
    身為凡夫俗子,什麼都想抓,慾望、抱怨緊隨而來,所能清心寡欲,其心容易安住。
    公司企業員工培訓,管理時間,工作安排,輕重緩急的處理安排,幾乎是每位員工要具備的能力。若是我們把管理時間、工作的方法運用於生活、會務當中,也是可以更有效率,也是某方式訓練自心不散漫。
    因果的力量是肯定的。但我們若是以正知正念,慈悲心來面對生活上的事,好因緣是自然而然的去做,而非建立在恐懼惡果業報上。勿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是不是讓人每天更歡喜。

    冼淑蓮師姐:
    惶恐如慧可,其心何在?尋不著心,卻無慧可的堅毅若渴,斷臂求心。接觸佛法後,學習放慢腳步,時時醒覺,尋不找心時,誦念佛號,求神佛安住我心,心也就尋著了。

    瓊足督導:
    我個人前些日子,在路上,不慎跌倒,傷到手骨,雖然送醫治療無大礙,但仍需要一段時日讓手骨修復自癒。我不解?我也做義工行善,積極會務,怎會有這樣的意外?我們普門寺主持滿方法師,與我開示,這是重罪輕受,過了也就平安了,我應該往好處想,事事都好事,不罣礙不執著。以前也常常懊惱,朋友借了錢,沒還我,後來看了佛法書,談到因果,放下。我也就放下朋友沒還我錢,至於朋友欠錢不換,也就是他個人的因果了。

    黃阿款督導:
    分享故事~小沙彌因陽壽將盡,師父讓他回家拜別父母,途中,小沙彌看到螞蟻過不了池塘,而發慈悲心,拿了樹葉護蟻過水。後來,小沙彌因而增加了陽壽。這故事告訴我們,
    因果,沒那麼可怕,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做壞事,時時發慈悲心,如同菩薩慈眼視眾生,給人歡喜,給人希望,也是自在。

    林秀鸞師姐:
    懺悔,是可以滅罪消愆,佛陀菩薩慈悲。但最根本的還是要己身做起,行諸善心念慈悲,才是自我修為的根本。

    ====================================
    三、總結:莊瓊足督導
    今天大家發言非常踴躍,也都引用佛學的故事、公案提出分享討論。今天的讀書會,我們對佛法更精進了,期盼我們都能落實到生活當中。不執著、不罣礙、專注於當下,諸煩惱皆放下,好因善果,祥和自在。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年前
    活動名稱:普門-說故事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7/9(二)19:30~21:00
    活動地點:Zoom 線上
    主持人:陳麗雲師姐
    帶領人:陳美淑師姐
    參加人員:
    莊瓊足/李政霖/陳麗雲/陳美淑/
    溫琇淳/吳素貞/冼淑蓮(共7位)
    記錄:冼淑蓮
    閱讀文章:
    #2024年佛學會考題本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第六章 無住生活:真正的自在
    ================================================
    一、文章導讀:
    ⭐第六章 無住生活:真正的自在
    (新版書籍P.158~P.191)
    ▶️清淨自在的心
    ▶️死囚頂油,全神貫注
    ▶️心在何處
    ▶️時間管理
    ▶️權位無住
    ▶️死生自在
    ⭐佛學會考精選提要~
    第六章 P.13~P.16
    重點#90~#111
    ================================================
    二、討論、分享
    政霖副會長:
    今晚帶領讀書會的美淑師姐,請每位參與者分別把第六章的每個章節都念過一遍,還有佛學會考的考題,也復習唸過一遍,確實對加深記憶,有很大的幫助,是非常受益的導讀方式。
    美淑師姐:
    個人很讚嘆大師書裡提到“時間管理”,現代人確實在時間管理上是個大挑戰,時間不夠、慌忙緊張、丟三落四,彷彿是現代人的常態。但是大師以身作則,諸事事先準備妥當,妥善利用瑣碎時間。管理時間就是珍惜生命。時間,不再只是鐘錶刻度,而是心靈生命。
    麗雲師姐:
    我很受用“死囚頂油,全神灌注”的故事。我們想過無住的生活,受持般若無上法,就要學習故事裡的死囚,心中只有一碗油,面對世間五欲的引誘,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護念清淨心。
    淑蓮師姐:
    書籍第159頁提到,現代生活包羅萬象,許多人不斷切換生活的角色和頻道,執著於「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被自己的、別人的各種妄念,生活的、世界的各種假相迷惑,產生顛倒夢想。是的,曾經自己也被許多的社群網頁所迷惑,友人們的絢爛精彩生活妄相,羨慕嫉妒恨,各種不好的情緒皆在這“肉團心”發酵,無法安住。原來~大師早就告訴我們,對諸法產生虛妄的分別心就是住相,「三心不可得」的「無念境界」就是不執著。

    ================================================
    三、總結:莊瓊足督導
    今日大家上線來共讀
    “成就的秘訣~第六章 無住生活:真正的自在 ”
    謝謝麗雲師姐主持今日讀書會,麗雲師姐主持讀書會一次比一次更純熟順暢,我們都與之隨喜。美淑師姐是第一次帶領讀書會,表現非常穩健,帶領分配參與者讀第六章及複習佛學會考的題本,每位參與者都法喜充滿。淑蓮師姐分享的問題,今晚我們讀了大師的話,一切諸法妄念假象迷惑,其對治就是~「心住於般若」我們就可以「自在」;佛陀也要過世間的生活,但佛陀的心不住在情緒裡。今晚我們學習了“無住生活,真正的自在”,願大家不執著、不住內外,來去自由。🙏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年前
    活動名稱:普門-說故事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6/25(二)19:30~21:00
    活動地點:Zoom 線上
    召集人:莊瓊足督導
    帶領人:陳麗雲
    參加人員:
    陳賽香/莊瓊足/李政霖/朱興蘭/陳麗雲/
    張淑華/陳美淑/溫琇淳/冼淑蓮(共9位)
    記錄:冼淑蓮
    閱讀文章:
    2024年佛學會考題本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第五章 無我度生:無上的慈悲

    前言:歡迎新朋友。
    美淑師姐的朋友琇淳師姐,今日與我們一起參與讀書會。

    一、文章導讀:
    ⭐第五章 無我度生:無上的慈悲
    (新版書籍P.136~P.156)
    ▶️「我」在哪裡
    ▶️一念慈悲,吉祥圓滿
    ▶️沒有不能度化的人, 沒有不能完成的事
    ▶️發心當下,無限可能
    ⭐佛學會考精選提要~第五章~
    74. 人生的意義,在於當我們的肉身在這一期生命中壞滅了,而我們曾經 種下的福田,卻已然遍地開花,遍地結果。(137頁)
    75.人生忙忙碌碌,我們應該讓身心有所安住,更進一步還要幫助別人也 能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
    (1)安住在慈悲喜捨上;
    (2)安住在發心立願上;
    (3)安住在般若智慧上;
    (4)安住在禪定戒法上;
    (5)安住在淨念禮拜上;
    (6)安住在淡泊謙卑上;
    (7)安住在放下自在上:
    (8)安住在學習滿足上。(139頁)

    76. 佛教講「無我」就是「空」。「無我」即一切事物皆因缘所生,沒有本體 自性=(140頁)
    77.「我」應該要具有四個條件:要能主宰、要能常住、要能普遍、要能 自在。(140頁)
    78.《金剛經》說「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積極地從否定上 建設一個「常樂我淨」的世界;能夠無我、無對待、無是非、無苦惱、 無障礙,永恆的「真我」才能顯現。(140頁)
    79. 娑婆世界又稱「堪忍」的世界,因為世間充滿煩惱、痛苦,事事可忍, 就可以成就。忍,就是忍耐。忍耐逆順之境而不起瞋心,安住於真理 而不動心。忍,可分為三種:生忍、法忍、無生法忍。《金剛經》說的 「得成於忍」,指的就是「無生法忍」。(142頁)
    80. 體認世間上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功名利祿、人情冷暖,都是「緣 起緣滅」,把心安住於真理而不為生滅所動搖,就是「法忍」。體悟「緣 起性空」,才能通達事理人情的般若智慧。(142-143頁)
    81.「無生法忍」,就是不生不滅,本來沒有,一切法無生,根本也不需要 忍,即無忍之忍,諸菩薩因此不受福德相的限制。(143頁)
    82. 聖賢菩薩「心不住法,得成於忍」,因此「得忍菩薩」的「無漏」功德 勝過「寶施菩薩」的「有漏」福德。(143頁)
    83. 菩薩若能明白一切法「無我」,皆由因緣所生,即與空性相應,內無貪 念,外無所得,不為外境所動,這樣證得「無生法忍」,以此「住心無 住」的內證,即能廣興佛事,度無人之眾生,得無我之佛果。(144頁)
    84. 菩薩的「無生法忍」,就是無我、無相,不執著在我,也不執著在布施 的相、福德的相,是「諸法無我」、「無我生法」的真實之境。(144頁)
    85. 推行人間佛教,正是源於 「無我度生」。弘法,不要執著於自己的、或 是傳統的,一旦住法執著,就被法所拘泥,不能夠權衡變通。(149頁)
    86. 四小不可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滴水可以滋潤大地,沙彌將來可以 成法王,小女孩長大可以做皇后。(151頁)
    87. 佛法重於實踐,而世間成就的秘訣,是獨當一面、能實踐的執行力。 要發大心,就要無我;越是無我,就能對更多人奉獻,越感受不到自 己的各種執著,就能有更大的包容。(153頁)
    88.所謂的我,有三種:真我、假我、神我。真我,是如來所證的「八 大自在我」;假我,是凡夫眾生有所執著的我;神我,就是邪魔外道的 88. 所謂的「我」,有三種:真我、假我、神我。」 我。真我就是諸法平等的真性。(154頁)
    89. 佛光山開山之初,我就為佛光人訂出四大工作信條:
    (1)給人信心-多關懷讚歎他人;
    (2)給人歡喜-把歡喜帶給別人;
    (3)給人希望-多期待鼓舞別人;
    (4)給人方便-凡事相助不推諉。
    我們的心永遠向別人開啟,向世界開啟,奉行這四大信條,才能與 《金剛經》的「無我度生」相應,才能證入實相般若。(155-156頁)

    ===============================================
    二、討論、提問、分享
    美淑師姐:第143頁提到“無法生忍”,
    ☆「無生法忍」,就是不生不滅,本來沒有,一切法無生,根本也不需要忍,即無忍之忍,諸菩薩因此不受福德相的限制。因為菩薩行利益眾生之事,是發菩 提心,不著相布施,而不是貪求福德利已。聖賢菩薩「心不住法,得成於忍」, 因此「得忍菩薩」的「無漏」功德勝過「寶施菩薩」「有漏」的福德。請問~什麼是有漏?無漏?
    興蘭師姐:
    首先要謝謝麗雲師姐充足的準備,帶領今天的讀書章節,收穫滿滿。
    對於美淑師姐提問的問題,個人覺得~有漏、無漏功德之“漏”字,
    應是指“不究竟、有所求、有煩惱”。
    無漏~可解釋為“清淨、無雜染”。
    福德與功德,分別為修福、修慧,是故福慧雙修。
    修福,煩惱無明無法斷除;
    修慧,清高自視,有如貧窮的僧侶,無人供養。
    淑華師姐:
    大師為佛光人訂出四大工作信條,四給,
    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在生活中帶來許多的溫馨,也結許多的善緣。
    淑蓮師姐:
    曾經聽過覺培法師,對“給”的另一說法~
    給人“需要”;而不是給人,自己想給的。
    書裡也提到,平等的布施度濟,不分怨親,不分人我,廣大平等的布施....
    這對我是個很不容易的功課。
    麗雲師姐:
    得成於忍,無法生忍。金剛經教導我們,安住於真理而不動心。書裡提到一休禪師的故事,用善巧智慧的方式來解決世間的難題,我們的星雲大師一直以來,不拘泥任何形式,對弟子們,投其所好,因材施教。法華經也提到~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為之說法。在在體現,大師所說,沒有不能度化的人,沒有不能完成的事。
    今天帶領讀書會,更讓我體會大師所說~“發了心,就沒有了不能完成的事”。
    瓊足督導:
    今日麗雲師姐帶領讀書會,很受益。用心準備功課之外,還有許多的舉例補充。讓我們對金剛經的教導無我度生、無上慈悲,更有概念。接下來的讀書會,麗雲師姐要多多帶領,讓大家有更多的互動成長學習。
    政霖副會長:
    美淑師姐提問的“有漏功德” 與“無漏功德”,我建議要回到大師在文章裡提的前後文關係來解釋,會比較全面。而非在於“有漏”與“無漏”的單字解釋,這樣會拘泥在字面解釋。或許我們都再詳查資料或再請教師父,下次讀書會再來說明討論,這樣做法會更好。
    ================================================
    三、帶領人總結:李政霖副會長
    今日大家上線來共讀
    “成就的秘訣~第五章 無我度生:無上的慈悲。
    謝謝麗雲師姐用心準備今日的讀書會,完全實踐大師的教導,「發心當下,無限可能」。師姐們提出問題並踴躍的分享心得,從金剛經到大師教導的三好四給,無論在生活上或修德、修慧,都有無限的啟發。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活動名稱:普門-說故事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5/14(二)19:30~21:00
    活動地點:Zoom 線上
    召集人:莊瓊足督導
    帶領人:冼淑蓮
    參加人員:
    莊瓊足/李政霖/包淑慧/陳麗雲/
    張淑華/尹丹鳳/林秀鸞/陳美淑/
    高金梅/詹麗慧/冼淑蓮(共11位)
    記錄:冼淑蓮
    閱讀文章:
    2024年佛學會考題本、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第二章 秘訣:般若

    文章導讀:
    一、什麼是般若
    1️⃣「般若」,是向自己的內心探求、開發,超越一切知識和智慧。

    2️⃣《大智度論》中說:
    「般若波羅蜜,分為二分,已成就者名為菩提,未成就者名為空。」

    3️⃣生活处处有般若

    二、如何實踐般若
    1️⃣沒有人能代替你活或覺悟自我
    2️⃣在組織中養成執行力

    三、人的無限潛能
    1️⃣不要以為自己做不到
    2️⃣刻苦勉勵自己、身體力行
    3️⃣以小我之愛轉為天下蒼生之大愛
    4️⃣付出不求回報、不問功德

    ====================================
    (二) 提問、分享與心得:
    帶領人淑蓮師姐提問~
    問題1.何謂般若?
    問題2.如何過放光的般若生活?
    問題3.如何實踐體會「生活中的般若」?

    回答分享~
    1.政霖師兄~
    生活裡若能時時做的大師教導的三好四給,其實也就是將般若智慧實踐於生活中了。

    2.丹鳳師姐~
    生活裡的放光。
    自己每日搭捷運上班,尖峰期車廂裡擠滿了人,有些人仍自私的佔位置。以自己為例子,讓座或盡量靠車廂內移動,讓每個人能多出一些些空間,都是舉手之勞,也是生活放光的方式。

    3.淑華師姐分享~
    “在組織中培養執行力”,
    過去四年,中山三會財務工作.不斷的和會長磨合,一再再的討論出最恰當的財務模式,過程很不容易,但是我們也做到了,在組織裡,執行的能力,謝謝在組織裡學習、成長。

    4.秀鸞師姐分享~
    大師說「有理三扁擔,無禮扁擔三」當頭棒喝、柳枝打掉我執的驕傲與剛愎轉化無我。
    這段敘述,讓再度懷念我們的聖者大師,他是如此的謙虛大度,對師父的教導完全欣然接受,不論有理無理,大師將自己先成為“空的容器”,接受所有師父對他的教導,因而體悟更高境界的妙法。
    另外“在組織中培養執行力”,我們5/11在榮星花園舉辦佛誕浴佛節活動,非常精彩盛大,正是是我們佛光會裡的組織團結合作,最佳的典範。

    5.美淑師姐分享~
    大師說「有理三扁擔,無禮扁擔三」當頭棒喝、柳枝打掉我執的驕傲與剛愎轉化無我。
    這段文章,我覺得大師很了不起。現在的年代,老師與學生的角色都無法做到當時大師與他師父之間那樣的嚴厲與服從,而大師的身體力行,遵師教誨,勤勉體覺妙法,我非常很尊敬也覺得不思議。

    6.包淑慧師姐分享~
    生活中加入六度的實踐,不僅讓生活更放光,也更容易將佛法的般若實踐於生活當中。

    7.麗雲師姐分享~
    「般若波羅蜜,分為二分,已成就者名為菩提,
    未成就者名為空。」大師說~空到最後恐怕進入頑空,斷滅空,所以不要把“空”作為修學的目標。這段話~個人有感悟“空”,不應是不理不睬,什麼事都不管的空,那就是為空而空的頑空,應該是書裡面提到的~~證悟自性般若之後,本體與現象不二的境界。沒有世間法與出世法的界限,因緣自來自去,不來不去,不住色相,一切自然和合圓滿。

    8.淑蓮師姐分享~
    大師將“般若”分為四層次並以樂器演奏為舉例,四層次,即為“無為法”。
    1.正見:看圖(外境)
    2.因緣:心中有譜(內外合一)
    3.空:不看譜,心中無譜(內外相忘、行雲流水)
    4.般若:對音律樂理圓融無礙(無內無外、無忘不忘)
    我覺得生活裡也可以是訓練自己這樣的有為法境界,好比師姐們在大寮炒菜時~
    切菜、洗菜、開爐火、倒油、下鍋、調味鹹淡....一氣呵成,完全無內無外、無忘不忘,而我們信眾品嚐到的是可口的美食。
    ==================================
    (三)帶領人總結:莊瓊足督導
    今日大家上線來共讀“成就的秘訣~
    「金剛經/第二章 秘訣:般若」
    每位與會師兄姐都熱烈討論參與,大師給我們的金言妙法,著實可讓我們不斷的修持精進,有佛法就有辦法,生活處處有般若,我們藉著自我的修持,跟著佛光會組織一起成長,發揮潛能,不要以為自己做不到,只要願意發心、行動,大家一定可以共同成長精進。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活動名稱:普門-說故事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5/14(二)19:30~21:00
    活動地點:Zoom 線上
    召集人:莊瓊足督導
    帶領人:冼淑蓮
    參加人員:
    莊瓊足/李政霖/包淑慧/陳麗雲/張淑華/尹丹鳳/林秀鸞/陳美淑/高金梅/詹麗慧/冼淑蓮(共11位)
    記錄:冼淑蓮
    閱讀文章:
    2024年佛學會考題本、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第二章 秘訣:般若

    文章導讀:
    一、什麼是般若
    1️⃣「般若」,是向自己的內心探求、開發,超越一切知識和智慧。

    2️⃣《大智度論》中說:
    「般若波羅蜜,分為二分,已成就者名為菩提, 未成就者名為空。」

    3️⃣生活处处有般若

    二、如何實踐般若
    1️⃣沒有人能代替你活或覺悟自我
    2️⃣在組織中養成執行力

    三、人的無限潛能
    1️⃣不要以為自己做不到
    2️⃣刻苦勉勵自己、身體力行
    3️⃣以小我之愛轉為天下蒼生之大愛
    4️⃣付出不求回報、不問功德

    ====================================
    (二) 提問、分享與心得:
    帶領人淑蓮師姐提問~
    問題1.何謂般若?
    問題2.如何過放光的般若生活?
    問題3.如何實踐體會「生活中的般若」?

    回答分享~
    1.政霖師兄~
    生活裡若能時時做的大師教導的三好四給,其實也就是將般若智慧實踐於生活中了。

    2.丹鳳師姐~
    生活裡的放光。
    自己每日搭捷運上班,尖峰期車廂裡擠滿了人,有些人仍自私的佔位置。以自己為例子,讓座或盡量靠車廂內移動,讓每個人能多出一些些空間,都是舉手之勞,也是生活放光的方式。

    3.淑華師姐分享~
    “在組織中培養執行力”,
    過去四年,中山三會財務工作.不斷的和會長磨合,一再再的討論出最恰當的財務模式,過程很不容易,但是我們也做到了,在組織裡,執行的能力,謝謝在組織裡學習、成長。

    4.秀鸞師姐分享~
    大師說「有理三扁擔,無禮扁擔三」當頭棒喝、柳枝打掉我執的驕傲與剛愎轉化無我。
    這段敘述,讓再度懷念我們的聖者大師,他是如此的謙虛大度,對師父的教導完全欣然接受,不論有理無理,大師將自己先成為“空的容器”,接受所有師父對他的教導,因而體悟更高境界的妙法。
    另外“在組織中培養執行力”,我們5/11在榮星花園舉辦佛誕浴佛節活動,非常精彩盛大,正是是我們佛光會裡的組織團結合作,最佳的典範。

    5.美淑師姐分享~
    大師說「有理三扁擔,無禮扁擔三」當頭棒喝、柳枝打掉我執的驕傲與剛愎轉化無我。
    這段文章,我覺得大師很了不起。現在的年代,老師與學生的角色都無法做到當時大師與他師父之間那樣的嚴厲與服從,而大師的身體力行,遵師教誨,勤勉體覺妙法,我非常很尊敬也覺得不思議。

    6.包淑慧師姐分享~
    生活中加入六度的實踐,不僅讓生活更放光,也更容易將佛法的般若實踐於生活當中。

    7.麗雲師姐分享~
    「般若波羅蜜,分為二分,已成就者名為菩提,
    未成就者名為空。」大師說~空到最後恐怕進入頑空,斷滅空,所以不要把“空”作為修學的目標。這段話~個人有感悟“空”,不應是不理不睬,什麼事都不管的空,那就是為空而空的頑空,應該是書裡面提到的~~證悟自性般若之後,本體與現象不二的境界。沒有世間法與出世法的界限,因緣自來自去,不來不去,不住色相,一切自然和合圓滿。

    8.淑蓮師姐分享~
    大師將“般若”分為四層次並以樂器演奏為舉例,四層次,即為“無為法”。
    1.正見:看圖(外境)
    2.因緣:心中有譜(內外合一)
    3.空:不看譜,心中無譜(內外相忘、行雲流水)
    4.般若:對音律樂理圓融無礙(無內無外、無忘不忘)
    我覺得生活裡也可以是訓練自己這樣的有為法境界,好比師姐們在大寮炒菜時~
    切菜、洗菜、開爐火、倒油、下鍋、調味鹹淡....一氣呵成,完全無內無外、無忘不忘,而我們信眾品嚐到的是可口的美食。
    ==================================
    (三)帶領人總結:莊瓊足督導
    今日大家上線來共讀“成就的秘訣~
    「金剛經/第二章 秘訣:般若」
    每位與會師兄姐都熱烈討論參與,大師給我們的金言妙法,著實可讓我們不斷的修持精進,有佛法就有辦法,生活處處有般若,我們藉著自我的修持,跟著佛光會組織一起成長,發揮潛能,不要以為自己做不到,只要願意發心、行動,大家一定可以共同成長精進。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Reposted from 普門-說故事讀書會
    活動名稱:普門-說故事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5/1(三)19:30~21:10
    活動地點:Zoom 線上
    帶 領 人:蒲懿君督導
    參加人員:莊瓊足督導、陳賽香督導、陳麗雲、李政霖、
    包淑惠、張淑華、蔡淑慧、林秀鸞、陳美淑、冼淑蓮。
    記錄:冼淑蓮
    *************************************************************
    閱讀文章:
    2024佛學會考精選提要、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大師自序&第一章)

    前言 : 莊瓊足督導
    2024年...
    活動名稱:普門-說故事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5/1(三)19:30~21:10
    活動地點:Zoom 線上
    帶 領 人:蒲懿君督導
    參加人員:莊瓊足督導、陳賽香督導、陳麗雲、李政霖、
    包淑惠、張淑華、蔡淑慧、林秀鸞、陳美淑、冼淑蓮。
    記錄:冼淑蓮
    *************************************************************
    閱讀文章:
    2024佛學會考精選提要、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大師自序&第一章)

    前言 : 莊瓊足督導
    2024年8月3日,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將舉辦線上佛學會考,考本是星雲大師的著作"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今日的讀書會,就正式來讀這本成就的秘訣--金剛經。我們請到蒲懿君督導來帶我們讀這本書。

    主題 : 蒲懿君督導
    (一)
    此書共有七章。編排上,前三章為破題,後四章為金剛經之精華重點,由淺至深,讓讀者能由淺入深,明白金鋼經之重要與殊勝。
    (二)
    蒲懿君督導帶著與會的所有學員,共同讀精選題庫提要,約莫80道題目,也可說將第一章之重點精華大家都讀了一遍。其題目與解答,已截圖po相片,在此不赘述。
    (三)
    問題討論
    1、是否曾經念過金剛經?分享持誦的心得?

    政霖師兄:金剛經讓我在實踐作為、佈施、三輪體空、有極大的幫助

    麗雲師姐:一切都不是真的?
    來這世一定會有許多的挑戰與學習,所以我們需要“學習成就”。

    淑華師姐:若能瞭解空,那麼學習其他的經典也就不難了。

    2、作者為什麼將「成就:波羅密」放在第一章?

    政霖師兄:大師之把書的前三章破題,告訴我們“成就佛”不是世俗的成就,而是要到達彼岸,真正利益眾生的任務使命。

    3、六度波羅密,哪一種最簡單?哪一種最難?

    包淑惠師姐:“ 布施” 比較容易做到。平常都一直在做義工,養成給人方便,舉手之勞的習慣,助人歡喜。

    美淑師姐:把自己的心管好最重要,也最容易做到。我認為改變別人很難,不如改變自己,例如~與家人相處,意見相左時,我通常選擇讓步,以和為貴。

    政霖師兄:六度裡的“禪定”,最難。
    入定是個很難的境界。

    瓊足督導:冥想~是專注想一件事或放空.
    禪定,則是更高層次上升的境界。

    4、最常做到六度波羅密的哪一種修行方法?

    蔡淑惠師姐:生活裡容易“布施”。
    逢路邊師父化緣,隨喜財布施。
    路人問路,面帶笑容和善幫助路人。

    秀鸞師姐:跟著佛光會做義工,行三好布施,存大悲心,與大家分享很有收獲。

    包淑惠師姐:勿以善巧小而不為。
    在醫院當義工時,因病人未戴口罩,被其他義工人員喝斥,
    此時,我們手邊有口罩亦可立即分享,給人方便,不為難他人。

    5、金剛經: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形容 『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你曾經有哪些生活經驗連結?

    瓊足督導:期許自己精進不怠惰。

    政霖師兄:成就利益眾生行三好四給。
    實踐力上,跟著分會的腳步一起成長。
    例如3月份分會在礁溪辦幹部活動,
    自己一路照顧長者,也謝謝長者能讓其成就自己。

    6、哪一段印象最深刻?原因?
    蔡淑惠師姐:參加普門合唱團,聲音布施.

    淑華師姐:很多都印象深刻,無法一一選擇,期盼自己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

    麗雲師姐:我感動大師的母親去世時,大師當時的高度,竟謙虛如此,謝絕各界輓聯。而且大師的母親也說,大家對她那麼好,她無以回報,她決定把兒子送給大家。非常令人敬重的母子。

    淑蓮師姐:從煩惱迷苦的此案,度到清涼寂靜、煩惱不現、眾苦永寂的彼岸。
    就是佛教的成就。我嚮而往之如此靜謐的境界~

    美淑師姐:我從人間電視台認識佛光山,今天才知道金剛經是佛陀教導的經典。
    原來佛法一直在人間。

    包淑惠師姐:金剛經非常重要,
    尤其是實踐、精進、六度波羅蜜。

    結語:
    今日與會的菩薩們,非常踴躍的參與、發言、分享,使今晚的讀書會討論非常精彩。

    #你說、我說、大家說~
    #下次,誰來說?歡迎您來一起說~💞
    More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活動名稱:普門-說故事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5/1(三)19:30~21:10
    活動地點:Zoom 線上
    帶 領 人:蒲懿君督導
    參加人員:莊瓊足督導、陳賽香督導、陳麗雲、李政霖、
    包淑惠、張淑華、蔡淑慧、林秀鸞、陳美淑、冼淑蓮。
    記錄:冼淑蓮
    *************************************************************
    閱讀文章:
    2024佛學會考精選提要、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大師自序&第一章)

    前言 : 莊瓊足督導
    2024年8月3日,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將舉辦線上佛學會考,考本是星雲大師的著作"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今日的讀書會,就正式來讀這本成就的秘訣--金剛經。我們請到蒲懿君督導來帶我們讀這本書。

    主題 : 蒲懿君督導
    (一)
    此書共有七章。編排上,前三章為破題,後四章為金剛經之精華重點,由淺至深,讓讀者能由淺入深,明白金鋼經之重要與殊勝。
    (二)
    蒲懿君督導帶著與會的所有學員,共同讀精選題庫提要,約莫80道題目,也可說將第一章之重點精華大家都讀了一遍。其題目與解答,已截圖po相片,在此不赘述。
    (三)
    問題討論
    1、是否曾經念過金剛經?分享持誦的心得?

    政霖師兄:金剛經讓我在實踐作為、佈施、三輪體空、有極大的幫助

    麗雲師姐:一切都不是真的?
    來這世一定會有許多的挑戰與學習,所以我們需要“學習成就”。

    淑華師姐:若能瞭解空,那麼學習其他的經典也就不難了。

    2、作者為什麼將「成就:波羅密」放在第一章?

    政霖師兄:大師之把書的前三章破題,告訴我們“成就佛”不是世俗的成就,而是要到達彼岸,真正利益眾生的任務使命。

    3、六度波羅密,哪一種最簡單?哪一種最難?

    包淑惠師姐:“ 布施” 比較容易做到。平常都一直在做義工,養成給人方便,舉手之勞的習慣,助人歡喜。

    美淑師姐:把自己的心管好最重要,也最容易做到。我認為改變別人很難,不如改變自己,例如~與家人相處,意見相左時,我通常選擇讓步,以和為貴。

    政霖師兄:六度裡的“禪定”,最難。
    入定是個很難的境界。

    瓊足督導:冥想~是專注想一件事或放空.
    禪定,則是更高層次上升的境界。

    4、最常做到六度波羅密的哪一種修行方法?

    蔡淑惠師姐:生活裡容易“布施”。
    逢路邊師父化緣,隨喜財布施。
    路人問路,面帶笑容和善幫助路人。

    秀鸞師姐:跟著佛光會做義工,行三好布施,存大悲心,與大家分享很有收獲。

    包淑惠師姐:勿以善巧小而不為。
    在醫院當義工時,因病人未戴口罩,被其他義工人員喝斥,
    此時,我們手邊有口罩亦可立即分享,給人方便,不為難他人。

    5、金剛經: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形容 『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你曾經有哪些生活經驗連結?

    瓊足督導:期許自己精進不怠惰。

    政霖師兄:成就利益眾生行三好四給。
    實踐力上,跟著分會的腳步一起成長。
    例如3月份分會在礁溪辦幹部活動,
    自己一路照顧長者,也謝謝長者能讓其成就自己。

    6、哪一段印象最深刻?原因?
    蔡淑惠師姐:參加普門合唱團,聲音布施.

    淑華師姐:很多都印象深刻,無法一一選擇,期盼自己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

    麗雲師姐:我感動大師的母親去世時,大師當時的高度,竟謙虛如此,謝絕各界輓聯。而且大師的母親也說,大家對她那麼好,她無以回報,她決定把兒子送給大家。非常令人敬重的母子。

    淑蓮師姐:從煩惱迷苦的此案,度到清涼寂靜、煩惱不現、眾苦永寂的彼岸。
    就是佛教的成就。我嚮而往之如此靜謐的境界~

    美淑師姐:我從人間電視台認識佛光山,今天才知道金剛經是佛陀教導的經典。
    原來佛法一直在人間。

    包淑惠師姐:金剛經非常重要,
    尤其是實踐、精進、六度波羅蜜。

    結語:
    今日與會的菩薩們,非常踴躍的參與、發言、分享,使今晚的讀書會討論非常精彩。

    #你說、我說、大家說~
    #下次,誰來說?歡迎您來一起說~💞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