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竹東第二分會----好自在讀書會
    時間:113年4月2日晚上8:30
    地點:竹東大覺寺法輪堂

    參加人員:葉淑美,羅兆創,賴瑞玲,吳智惠,劉智惠,蔡淑就,劉芝蘭,李貞慧,葉秀菊

    導讀人:吳智惠
    記錄:葉淑美
    閱讀主題:人間佛教系列9-禪學與淨土---談禪/二、禪的內容/(三)禪與生活
    人整天忙碌,為的是生活,為的是圖己此身的溫飽,可是這個「身」是什麼?

    禪師說:「拖著死屍的是誰?」

    這種問題,一般人是不容易體認得到的,人們辛苦地奔波,飽暖之外,又要求種種物欲。物質可以豐富生活,卻也常會枯萎心靈;口腹之欲滿足了,卻往往閉鎖了本具的智慧。人們的日常生活,在一種不自覺的意識下被向前推動著。善惡是非的標準,都是社會共同的決定,沒有個人心智的真正自由;所以這一時代的人們,雖然擁有了前人所夢想不到的物質生活,卻也失去了最寶貴的心靈自我,這是現代人類的悲劇。事實上,人們已逐漸地覺察到這一危機,曾設想了許多補救的辦法,社會哲學家提出了改良的方案,雖有部分改善,但對整個氾濫的洪流,似乎仍無法完全解決。

    禪,這個神妙的東西,一旦在生活中發揮功用,則活潑自然,不受欲念牽累,到處充滿著生命力,正可以扭轉現代人類生活的萎靡。

    禪並不是放棄生活上的情趣,確切的說,它超越了這些五欲六塵,而企圖獲得更實在的和諧與寂靜。一樣的穿衣,一樣的吃飯,有了禪,便能「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聖解」。有僧問道於趙州禪師,趙州回答他說:「吃茶去!」吃飯、洗缽、灑掃,無非是道,若能會得,當下即得解脫,何須另外用功?迷者口念,智者心行,向上一路,是聖凡相通的。


    禪,不是供我們談論研究的,禪,是改善我們生活的,有了禪,就坐擁三千大千世界的富有生活!


    談禪
    一、禪的歷史
    二、禪的內容
    三、禪的運用
    四、禪的實踐

    二、禪的內容
    (一)禪與自我
    (二)禪與知識
    (三)禪與生活
    (四)禪與自然
    (五)禪與幽默

    三、禪的運用
    (一)有與無
    (二)動與靜
    (三)行與解
    (四)淨與穢

    四、禪的實踐
    (一)用疑探禪
    (二)用思參禪
    (三)用問學禪
    (四)用證悟禪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