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活動名稱:惠中寺中區分會七嘴八舌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03/01(五)
    活動地點:惠中寺
    召集人:李金鈴
    參加人:王麗華、李金鈴、王姿蘋、郭金梅、陳淑珍、吳粉妹、吳招緣、董幼花、林秀華、陳怡伶、蔡秀琴、鍾淑珍、江淑端、彭子梅、馬鳳霞
    帶領人/紀錄:張淑芬
    研讀書目:佛教與生活
    研讀範圍:佛教與生活(二)

    佛教與生活(二)

    一、佛教的物質生活─衣食住行上的佛法
    (一) 從《阿彌陀經》裡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一般人都以為佛教講四大皆空,應該只重視精神生活,而不重視物質生活。因此,有些人對於信奉佛教,會退避三舍,以為信了佛教,一定要吃苦,好的衣服不能穿,好的飲食不能吃,甚至高樓洋房不能住,既然信仰佛教必須吃苦,我為什麼要去自找苦吃呢?
    其實,佛教有多種內容性質,過分強調著重苦、空、無常生活的方式,往往不能獲得一般大眾的信仰。
    《阿彌陀經》裡敘述的極樂世界,在物質生活方面是豐裕而富有的,道路是「黃金鋪地」;房子是「七寶樓閣」,尚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遶;另有七寶池,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等寶合成;穿的衣服,所謂「思衣得衣」;吃的食物,是「思食得食」;交通工具則是「飛行自在」。

    帶領人:談這幾年參與助念時與《阿彌陀經》此經的相應之處。

    (二) 從五乘佛法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所謂五乘,即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這是學佛的五種階位。在人天乘的佛法裡,非常重視物質生活;在聲聞、緣覺的階段裡,則較重視精神生活。人天乘的對象,是在家眾;聲聞、緣覺的對象,是出家眾。時下一般弘法者,常有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常常將對聲聞、緣覺的要求,用來要求人天的大眾。譬如素食、苦行,是聲聞、緣覺的修行方式,如果用這些方法來要求在家人的生活,似乎不太恰當。
    佛教裡常常講「發心」,所謂「發心」,即發三種心:一、發增上生心,可以招感人天果報;二、發出離心,可以招感聲聞、緣覺的果報;三、發菩提心,可以招感菩薩的果報。

    (三) 從日常生活中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衣食住行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成了覺者的佛陀,也離不開衣食住行。不過,佛陀雖然在衣食住行上與一般大眾無異,但是,它卻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金剛經》說:「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一段經文是描寫佛陀的日常生活,乍看之下,與一般人完全一樣,但是,如果我們深入體會,則可以發覺這些平凡的生活方式裡,包含著不同凡響的精奧微妙之處。人的身體是四大和合的假體,沒有真我可得。但是,我們要修行,必須藉用這假合的色身,一旦失去了身體,則沒有修行可言。所以,雖是假合的軀體,仍然要滋養它,即所 謂「藉假修真」。

    二、佛教的處世生活─人我相處上的佛法
    (一) 從四攝化他上談人我相處
    假如對人微笑,笑不出來;跟人點頭,不太習慣;關懷、慰問,說不上口,也沒關係,總有一顆心吧!當別人很有禮貌、互道安好的時候,心裡要歡喜;當別人布施、做好事的時候,也要歡喜,這就是心的歡喜布施

    (二) 從六和敬裡談人我相處
    1. 見和同解
    2. 利和同均
    3. .戒和同修
    4. 意和同悅
    5. 口和無諍
    6. 身和同住
    「六和敬」雖是僧團的生活守則,在家居士如果也能以思想統一、 經濟均衡、法制平等、心胸開闊、語言親切、相處和樂等方法用諸於日常生活中,就能擁有真正清淨和樂的佛化生活。

    (三) 從四眾弟子中談人我相處
    佛教有出家男女二眾與在家男女二眾,稱為「四眾弟子」。出家眾和在家眾,男眾和女眾都同樣重要,應該互相提攜,相輔相成,不能彼此輕視,互相排擠。

    故事:
    在一座古老的寺廟中,住著一位師父,帶著兩個小徒弟。師父患有風濕病,兩腿行動不方便,每天分由兩個小徒弟搥腿侍候。每次當大徒弟在搥右腿時,師父就說:「你師弟搥左腿,搥得很舒服呢!
    你應該像他那樣搥才好。」大徒弟聽了,心裡很不高興。當小徒弟搥左腿時,師父也總是說:「你師兄搥右腿搥得很好喔!你應該向他學習。」小徒弟聽了,心裡也很不舒服。
    有一天,大徒弟來搥腿,心裡想著師父對師弟的讚美,愈想愈氣,心想,我如果把師弟搥的左腿打斷,師弟沒得搥,師父就不會說他好了。師弟看他搥的左腿被師兄打斷了,一氣之下,也把師兄搥的右腿打斷。兩個徒弟因瞋恨、嫉妒,把師父的雙腿打斷了,害得師父變成沒有腿的跛子。這個故事說明佛教裡的出家、在家二眾,如果不能互相協調,出家人看輕在家人,在家人卑視出家人,佛教就無法興盛。

    以佛光會為例。
    ★時間因素以下沒分享
    三、佛教的精神生活─思想見解上的佛法
    (一) 從八正道中談思想見解
    (二) 從高僧行誼中談思想見解
    (三) 從修養深淺中談思想見解

    分享:
    副會長郭金梅:在日常生活中,遇見不同宗教時,對佛教的誤解。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