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春秋閣讀書會紀錄
    時間:2023年12月26日下午3:00〜4:30
    地點:左營區埤仔頭路59號
    召集人:劉秋月
    帶領人:蔣姿香
    紀錄: 石世貴
    方式: 座談會(朗讀、討論、心得分享)
    出席: 6人
    蔣姿香、王美珠、石世貴、余慈芳、宋林麗子、李碧娥
    活動內容:研讀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信仰 :
    六、如何實踐生活上的信仰
    (三)處世上的信仰實踐 p128
    (四)善惡上的信仰實踐 p129
    方式:
    由帶領人引言,學員分段朗讀,再進行提問與討論、心得分享與回饋
    會議内容:
    全體合唱:悉發菩提心
    請經:誦唸開經偈
    帶領人蔣姿香:
    今天因為少數人工作繁忙或有其他活動,所以無法出席,讀書會,我們讀書會不限人數,照常進行,感謝大家都能持之以恆,今天出席人數有6人,我們繼續研讀佛教與生活,以下請輪流朗讀,再分別討論與分享:

    一、篇章導讀:
    王美珠朗讀: 處世上的信仰實踐
    余慈芳朗讀: 善惡上的信仰實踐
    二、提問與討論:
    1.如何從處世上實踐信仰?
    王美珠:
    佛法講究人際間的相處之道。有很多人所以感到苦惱,都是由於人際間的不協調。協調人際間的關係,行四攝法是最好的法門。所謂四攝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蔣姿香:
    這裡所說的四攝法,我們在生活中都有在做,前二項比較容易明白,後二項有些人還不是很明白,在此提出個人看法:
    《華嚴經》說:「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四攝法門是菩薩度眾時的權巧方便,視眾生根器、喜好的不同,讓他能夠轉迷成悟。
    所謂布施,就是廣結善緣。佛門裡常對布施者讚歎說:「功德無量!」此「無量」意,不在數字的多寡,而在發心的大小。你心量有多大,結的緣就有多廣。如《金剛經》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也就是說,布施時不執著有布施的我、布施的物,以及受布施的人,更不心存回報的念頭,如此「三輪體空」的布施,才是真正清淨的布施。
    愛語,就是語言的巧妙。有的人講話,總是話中帶刺,或是言不由衷,缺少真誠,無法讓人感動。「愛語」並不是說一些諂媚、奉承、虛偽、言不及義的語言;即使是讚美的語言,也要能得體,讓人如沐春風。若是開示、教訓的言詞,也要讓對方堪受,聽後心開意解,並且歡喜奉行。如仙崖禪師的「夜涼了,多加一件衣服」,感動夜遊沙彌,不再貪玩,安心辦道;良寬禪師的「年紀大了,鞋帶都繫不動」,讓他的外甥洗心革面。因此,說話要讓人感受到你的真心善意,才能為人所接受。
    利行,就是助其增上。中國有句俗語說:「欲意取之,先要予之。」你要攝受他人歸心,先要給他用,先要幫助他成長、進步,給他一些助緣,也就是讓他不斷增上,幫助他成就諸事。甚至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也是利行的表現。比方說:有人對工作不了解,指導他一點;有人遭遇困難,幫助他一下……只要是真心為人服務,以誠懇、歡喜心去從事利益他人的行為,就能成就好因好緣。
    同事,就是同行共事。社會上,有些人所以成為同黨、同派、同道,必然是由於理念上彼此有契合之處;當我們想要攝受他人,成為朋友、幹部,也必須攝受一些在思想、價值觀上與我們相近的人,並以對方能接受的立場來和他往來、共事。比方說,當他是一位老農時,就以老農熟悉的事物來與他交往;當他是一個兒童時,就談論小朋友能懂、有興趣的事情。對方需要什麼、歡喜什麼,我們針對他的需要,設身處地為他設想。
    人與人之間要靠緣分,靠志同道合才能共事、共處。我們待人處世,要給對方感動,讓他對我們生起歡喜之心;要能給人利益,給人有表現的機會,那麼人家才肯得為你所用。無論朋友、同事,甚至家人、夫妻、兄弟姐妹,不要求對方與自己完全一樣。四攝法,以慈悲、方便來攝受他人,是增進人際關係的妙法,也是我們為人立身處事應遵循的準則。
    以上引用星雲大師全集第一類【經義】- 016佛法真義
    2.如何從善惡上實踐信仰?
    余慈芳: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對於自認為是不足輕重的善惡行為,尤應謹慎小心,所謂「滴水雖微,可以穿石」,學佛的人,對於善惡要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石世貴: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啟明堂凌霄寶殿得牆壁上就有這一句話,在城隍廟及其他廟宇也很常見,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從內心裡做起, 尤其在心念上,要根絕不好的念頭,我們學佛,經常會拜懺,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這包括不好的行為與意念,因為念頭往往就在剎那間一閃即過,甚至於很難控制,有些不好的念頭,我們曾經在不經意之中閃過,其實已經造業,但卻毫無自覺,所以我們才要認真學佛,徹底懺悔。律宗弘一大師修持戒律最嚴謹,甚至於走在路上都不敢踩死一隻螞蟻,遺囑甚至於交代:準備四個小碗放在龕之四腳,盛滿水,以免螞蟻嗅味走上來,以致於火化時損害螞蟻生命。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蔣姿香:
    唐朝有位大文豪白居易,有一次,他去請教鳥窠禪師:「什麼是佛法大意?」鳥窠禪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一聽,輕蔑的說:「這麼簡單的道理,三歲小兒也懂得。」鳥窠禪師說:「三歲孩童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我們自己反省一下,是不是無論大小的惡事,都能夠絲毫不去犯著,且又能奉行一切大小善事呢?因此,對於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的七佛通偈,應該要信受奉行。
    自淨其意就是說:佛教教我們練習如何起心動念都是清淨的,一點惡念都不生起。能夠做到諸惡莫作,自然就能眾善奉行,這便是我們修行提升的一個方向。
    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過去七佛對佛弟子的共通教誡,也可以說是佛法修行的總綱,意思是說:透過持守戒律,廣修善法,淨化心念,而使身口意三業清淨。
    在「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的實踐中,心中難免有種種邪惡心念需要調伏,此時就必須在「自我觀照」及「反省檢討」處下工夫,剛才石師兄說的懺悔很對,透過持修與懺悔,去除貪心、嗔心、癡心、慢心等煩惱,這也正是自淨其意最重要的內涵。此時,一方面要多聽聞佛法,增長智慧,一方面也要藉由加行的工夫,如念佛、持咒、禪修,以加強定力,幫助自己調伏自心,使行為舉止端正、清白,在「眾善奉行」的實踐中,使心意柔軟良善,在「自淨其意」的反省內觀下,歇下妄心,不斷地淨化、昇華,找回人人本具清明的自性。
    補充說明(石世貴):
    七佛通戒偈:是指總結娑婆世界過去七佛共同教法的一首佛偈
    娑婆世界:指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此世界眾生安忍於十惡,忍受諸煩惱,不肯出離,故名為忍。又譯作雜惡、雜會、忍土,謂娑婆國土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
    過去七佛:
    又稱原始七佛,是佛經中紀錄的離我們時間最近的七位佛陀。
    佛教認為,世界會有無數無盡的佛依次出世傳法。在我們的娑婆世界中,現在所處的時間叫賢劫,有千佛出世,過去叫莊嚴劫,也有千佛出世。
    拘留孫佛爲賢劫千佛之第一佛,釋迦牟尼佛爲賢劫千佛之第四佛,而拘留孫佛之前,則是莊嚴劫出世的佛陀。佛教中將過去莊嚴劫最後出世的三佛,與現在賢劫最先出世的四佛,合稱為過去七佛,爲離我們現在時間最近的、依次出世的七尊佛陀。
    釋迦牟尼佛(Śākyamuni)是七佛中最後一位,釋迦佛之前出世的六位佛是毗婆尸佛(Vipaśyin)、尸棄佛(Śikhin)、毗舍浮佛(Viśvabhu)、拘留孫佛(Krakucchanda)、拘那含牟尼佛(Kanakamuni)、迦葉佛(迦葉佛,Kāśyapa)。
    帶領人:
    今天讀書會到此圓滿結束,今天討論內容非常精彩豐富,感謝大家共同分享、學習,由於學期接近尾聲,年關已近,春秋閣讀書會這學期課程到此結束,接下來是寒假,讓大家能有更多時間忙碌過年的事物,等過年結束之後,在開始下學期的課程,屆時會再通知大家一起來上課!!
    祝福大家寒假愉快!!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