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快快樂樂讀書會
    2023年12月27日(三)
    召集人:鄭惠梅
    帶領人:翁淑芳
    電腦操作:鄭惠梅
    方式:線上
    參加人員:.鄭惠梅.古芳玲.陳秀麗.翁淑芳4人
    一、材料:
    1《佛法真義》第一冊的篇章〈畢竟空〉.〈煩惱即菩提〉
    二、內容及補充:
    1.能夠了悟諸法究竟不可得,而不執著於一物,這就叫「畢竟空」
    2.《華嚴經》有首偈頌:「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
    星雲說偈:
    《華嚴經》有一首偈頌:「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意思是:菩薩就像天上的月亮,常遊於虛空之中。只要眾生的心海清淨,沒有塵垢,菩提月光就會映現在我們的心上。

    月亮雖只有一個,但是它在不同的時空下,不論江、湖、河、海,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可以有月亮的顯現。如偈語說「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藉由月映水中,來譬喻菩薩的修行,能因應眾生千差萬別的根性普應群機,給予不同的感應。

    曾有人說,東方人念觀世音菩薩,西方人也念觀世音菩薩,為了大家求這個、要那個,菩薩常常要「千處祈求千處應」,東奔西跑,怎麼忙得過來呢?還有人說,怎麼這個人有菩薩感應,那個人也有菩薩感應,而自己卻沒有得到菩薩的感應?

    其實不然!這就是「菩薩清涼月,常遊行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的道理。沒有菩薩的感應,不能怨怪菩薩,而是要真心的問問自己,自己的心湖清淨嗎?不管是江、湖、河、海,只要心清淨了,菩提的月亮自然會現前。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能得到菩薩的感應,有的人無法得到菩薩的感應。

    菩薩如同圓滿皎潔的月亮,平等普照大地。然而有的地方能受到月光映照,有的地方接收不到,這是眾生接受條件的問題。好比眾生心中的貪欲、瞋恚、愚痴,遮蔽了自己的真心佛性,就不能怪菩薩沒有感應了。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