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個月前
    2023年9月11日19:30-20:30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成立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會議紀錄
    時間:112年12月25日晚上7:00-8:30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民裕街45號(馬公第一分會許榮基副會長家)
    宣講員導讀:許榮基副會長
    參與會員:許榮基,王美麗,陳美奉,呂碧紅,莫家成,洪淑美,孫方雪秋,楊曉樺,共8位
    第九課 解行並重
    學習不只為了求得知識,更要開啟智慧;讀書不應只在求得學問,更要身體力行。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每個人打從出生開始,就處在不斷的學習當中,舉凡生活所需的各種技能與知識,甚至包括天文、地理、歷史、法律、經濟、藝術、建築等各項領域,都要把握有限的生命多方學習,學到的知識、技能愈多,人生就能活得愈充實,生命也才能發揮愈大的能量。
    在學習上,由於每個人的態度不同,因此也有層次上的差別:
    一、不肯學習,遊手好閒,終將頹廢一生。
    二、認真記憶,不肯思索,可能冬烘一輩子。
    三、滿口說理,沒有行動,註定一事無成。
    四、真才實學,做中體驗,愈做愈有成就。
    五、解行並重,智慧通達,生命從中昇華。
    學習不只為了求得知識,更要開啟智慧;讀書不應只在求得學問,更要身體力行,也就是佛教所謂的「解行並重」。
    戰國時代的趙括「紙上談兵」,只有理論上的知識,卻又自以為真知,到了真正要用時,一點力量也使不出來。反觀春秋時代的軍事家孫武,他以兵法謁見吳王闔閭,吳王在看過他的《孫子兵法》後,問他:「可以用女子操練嗎?」孫武說:「可以。」吳王就派了一群宮女給他。
    起初眾宮女大笑不止,孫武雖三令五申,宮女仍然輕忽嘻笑,不聽號令。孫武說:「號令不明為將之罪,明而不從是領兵官吏之罪。」於是依軍紀將身為隊長的吳王兩位寵妃處死,此後宮女認真操練,隊伍整齊。經過一段時間,孫武報告吳王說:「兵已練就,王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吳王因為起用孫武,國勢日漸強盛。
    俗語說:「真金不怕火煉。」真正有用的知識是實務,因此不管修學任何事物,應以融通為要務,以方法、技巧為輔助,以勤熟為功效,以用心、下手為實際,解行並重,才不會流於空談。
    【題解】
    佛教一向注重解行並重,因此在經文最後大都載有「信受奉行」四個字。一般寺院的大殿,中央供奉釋迦牟尼佛,右邊為「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左邊為「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也是代表著解行並重,知行合一。由此可見,佛教主張經由實踐與理論相互印證,是相當具有科學精神的。
    古德以「知目行足」來譬喻解與行,解是知見,如眼睛;行是修行,如雙足。有了眼睛才能辨別方位,有了雙足才能遠行千里,因此解與行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解行並重,必能福慧雙修、自他兩益!
    【習題】
    1.本文提到,因每個人學習的態度不同,而有哪些層次上的差別?
    2.試述「解行並重」的意義,並舉實例說明。
    【延伸閱讀】
    1.行如足,解如目,有目有足,走路安全;有解有行,解行並重,則無事不辦也。──摘錄《人間萬事9‧譬喻》
    2.所謂「解行並重」,也就是不僅對佛法的知識義理要深思理解,尤其要將佛法運用到生活中,因此修行非口號、形式,而是修行在生活中。──摘錄《人間佛教系列5‧人間佛教的藍圖》
    解行並重2023/12/25
    導讀:副會長許榮基
    暖場:
    本山早課有如爐香讚之殊勝。
    過堂令大眾讚嘆!
    食存五觀想:
    一、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二、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三、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四、 正事食藥,為療形枯
    五、 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宗祖殿-大師讚頌
    解行並重的意義:
    「如是我聞」,「信受奉行」。
    在佛教裡,任何法門的修學,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需要「解行並重」。
    解,是知解法義,提升自我;
    行,是行佛所行,生活實踐。
    二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所謂「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
    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
    古德把行與解喻為「知目行足」,
    知見如眼睛,修行如雙足,
    眼睛和雙足相輔相成,才能行得安穩。
    實例說明:
    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一開始由文殊菩薩啟蒙,踏上了參訪之途,
    最後回到普賢行願的菩提道場,得到普賢菩薩的摩頂授記,證得普賢廣大行願。文殊菩薩,是智慧力的象徵;普賢菩薩,是行願力的代表。
    這同時說明了善財的學習,是由「智慧」入,由「行願」出。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