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松智開心讀書會
    日期:9/27 週二
    時間:11:00~12:00
    地點:新竹法寶寺
    主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佛法真義3 -五十三參
    導讀:鍾瑀瑩
    紀錄:徐秀慧
    出席人員:徐秀慧、鍾瑀瑩、高素蘭、廖麗娟、余月娥、鐘文珠、楊莉、黃寶實、陳榮賦、曾月美、吳鳳英、賴孟照、施郁麗、蕭淑媛、李育庭、陳靜寬、胡秀玲、劉鉛妹、林謝阿幸、張秀梅、吳梅英、黃淑英、胡保守、王秀蘭、許愛華、李玉梅、馮治平、吳黃莉萍、許秀琴、洪美祺、愛艾迪、徐敏瑗、陳月娥、于顏顥、陳杜桂鳳、周美珠、朱美玲,共37位
    主題內容:(13)參具足優婆夷(又稱自在優婆夷),善財至海住大城,參詣具足優婆夷,
    具足為其解說「菩薩無盡福德藏解脫法門」
    修行法門:『菩薩無盡福德藏解脫門』
    修行法要:十三參:具足優婆夷具足優婆夷住在家中,有一萬童女圍繞,房子裡面擺了十億座位,就像一個大講堂。但屋內沒有存放飲食、衣服和生活用品。只有一小容器擺在具足優婆夷面前。這就是具足優婆夷修的:(無盡福德藏解脫門)
    她可以從這一小容器中,取出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所需要的種種美味、衣服、車馬等食衣住行的用品,作到無盡的供養與布施。但具足優婆夷認為自己還不能讓眾生有求必應。
    二十五參:婆須密多女
    前面的師子頻申比丘尼已能為十地菩薩說法,這裡的婆須密多女是位青樓女子,象徵能捨身入火坑轉法輪。古代印度社會除了嚴明的種姓制度以外,也是男尊女卑。若非走投無路,哪個苦命人家肯把自己小孩推下火坑呢?
    婆須密多女智慧善巧,以風塵為道場,活出生命的莊嚴,把辛酸的往事化為動人的故事。不但知人識人,更能顯現天女、非人等不同形相,令見到她的一切眾生,遠離低俗貪欲,得菩薩三昧。她教善財的法門是:(離貪欲際解脫門)也就是深入人性的底層後又超越人性,達到不垢不淨,故能出淤泥而不染,火坑中而火不能燒,如此還有哪裡去不了呢?這是菩薩能入一切處普度眾生的示現。婆須密多女希望善財能具備更多的善巧方便智慧
    五十三參善知識有五種:(1)知道認識世間因果,而令眾生修行斷除習氣。(2)厭惡世樂,而欣樂涅盤(3)有大悲心修六度行。(4)以無相的智慧令眾生修行。(5)令眾生無有障礙,修行圓滿普賢行願。
    文殊菩薩就提醒了善財童子,參訪時要具備正確的心態,他說:「善知識們在度化眾生時,都有許多的善巧方便智,調伏、攝受一切眾生,你不要自以為是,不要傲慢,你要謙卑的伏、攝受一切眾生,你不要自以為是,不要傲慢,你要謙卑的去學習善知識的優點,不要去注意、在乎別人的缺點。」

    善財童子參訪的對象裡,可以說不分尊卑、職業、性別、身分,不但有菩薩、國王、長者、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女信眾,也有外道、婆羅門,甚至企業家、開香鋪的老板、家庭主婦、藝術家、數學家、妓女、船師、青少年等。在這五十三位善知識當中,女性朋友就占了四分之一左右。
    自在優婆夷以蔬食美味供養眾生,他先從色身存活的基本需求予以滿足,然後再到思想上的引導,助人解脫;而女菩薩婆須密多,則是只要你和他擁抱一下,互相握個手,你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從這許多善知識各種不同的方便善巧,說明世間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只要契理契機,講經說法是弘揚佛法,音樂歌唱、藝術文化、媒體傳播、體育運動等等,只要能夠淨化人心,都是弘揚佛法。
    我們學佛,要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中我們在世間上,雖然有千差萬別的現象;實際上來說,一切都是平等的。你要謙卑的去學習善知識的優點,不要去注意、在乎別人的缺點。」
    我們在社會上與人相處,如果能向善財童子學習平等的精神,用歡喜心去尊敬每一個人,不要輕視、看不起別人,不要在語言,這就是華嚴「事事無礙」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學佛所要努力達到的目標。

    結論分享:善財桐子五十三參就如同今天分會參訪法寶寺參學,下午還有新竹景點遊覽,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遊參訪學習了解不同鄉土人情,與監寺、法師接心分發寶寺弘法接引信眾與社區交流如何溝通,都是讓大家能知道佛光山個分別院的不同。就如同善財童子參學不同職業的人在們身上學習好的優點改變不好的習氣與缺點。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