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時間:112年3月17日下午7:30-8:30
    地點:Zoom視訊
    召集人:鄭彩櫻會長
    主持人:鄭彩櫻會長
    導讀人:鄭彩櫻會長
    紀錄:邱瓊慧
    參與人員:江邱月梅、戴寶珍、曾玉釗、陳玉霞7位
    讀書會教材:星雲大師「心的經典」第三部《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

    星雲大師「心的經典」第三部《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即從〈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出發,人能起慈悲心,故能知而感應而效仿觀世音菩薩,是人間佛教之本。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能在娑婆世界處處受到人們的歡迎與信仰呢?因為,
    觀世音菩薩總是無私無怨地「給人一些好因好緣」。在諸多善法中,沒有比「給人一些好因好因緣」更重要。

    觀世音菩薩的願心,無非是「利他」二字。
    宋代天台宗四明知禮和尚,以《大悲心陀羅尼經》為主編集、制定《大悲懺》,儀軌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行者在入懺持咒時,必須先效法觀世音菩薩發十大願: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眾;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得戒定道;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同法性身。
    此觀世音菩薩十大願文,願願都是以「利他」而發的,都是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發的,這也是觀世音菩薩為了給予眾生一些好因好緣,所立下的廣大、深遠之弘願。也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護佑一切眾生,也讓眾生有一個精神依歸。
    善財童子拜觀音
    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和我們東方人,特別有緣呢?
    觀世音菩薩是以我們娑婆世界為其活動的場所,而娑婆世界也是觀世音菩薩除了西方極樂世界以外,依報的淨土之一。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提到善財童子四處參訪諸善知識,其中第二十七參,即是到普陀洛伽山參訪觀世音菩薩。
    《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第二十七參訪觀自在菩薩章》中說:
    鞞瑟胝羅居士告善財言:「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即說頌曰:
    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淨。
    華果樹林皆遍滿,泉流池沼悉具足。
    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
    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
    爾時善財童子,漸次遊行,至於彼山,處處求覓此大菩薩。見其西面巖谷之中,泉流瑩映,樹林蓊鬱,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寶石上,結跏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宣說大慈悲法,令其攝受一切眾生。
    普陀洛伽山或補怛洛迦山,在諸經典中有不同譯法,其意為「小花樹莊嚴山」,即:在這個山上,有許多小白花樹,開著芳香的花朵,香味飄散遠方各處。這即是觀世音菩薩常住說法的淨土。
    善度居士告訴善財童子往印度南方而去,有山名補怛洛迦,那裡有一位菩薩名叫觀自在,應前往參訪。當善財童子到達時,到處尋找觀自在菩薩,看見西面深邃的山谷間,有晶瑩的流泉,芬芳的樹林,柔軟的草地,觀自在菩薩正坐在金剛寶石上,為諸多一起坐在寶石上的無量菩薩們宣說大慈悲法,令其度化一切眾生。
    除了印度南部的補怛洛迦山之外,中國也有補怛洛迦山。
    中國的補怛洛迦山在哪裡呢?
    中國觀世音菩薩說法的淨土世界,就在南海普陀山。
    普陀山位於浙江杭州灣,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座小島。主峰是海拔二九〇公尺的佛頂山,島上遍布翠綠峰巒及幽深岩洞,最特別的是沿山林立的無數寺院。其中最著名的是前寺普濟寺(供奉觀音大士的主剎)、後寺法雨寺(印光大師閉關自修處)和慧濟寺等三大禪寺。此外,另有紫竹林、楊枝等三十多處禪院。尤其,慧濟寺下方的「梵音洞」,據說因緣具足,能與之相應的人,便能隨機見到觀世音菩薩不同的應化示現。
    普陀山以觀世音菩薩的神蹟與感應聞名,也是海內外虔誠信仰觀世音菩薩的佛教徒,誓願一輩子必朝禮的聖地。在香會時期,每一所寺院的香煙縹緲繚繞,念佛誦經的梵音與潮來潮往的濤聲合而為一,形成美妙殊勝的「海天佛國」風光,所以說它是中國的補怛洛迦山,名副其實。
    普陀山與觀世音菩薩亦有一段甚深因緣。
    在南海普陀山,有一尊大有來歷的「不肯去菩薩」。
    五代後梁時期,日本和尚慧諤法師從日本來到山西五台山參訪,當時他看見一尊法相莊嚴的觀世音菩薩,心生歡喜,一再拜了又拜,捨不得離去。
    他心想:「如果向常住開口要這尊佛像,一定拿不到,不如直接向菩薩祈求,悄悄把這尊佛像請回日本供養,菩薩一定會原諒我的。」
    於是,趁四下無人時,一把抱走了這尊菩薩,立刻乘船回日本,沒想到船航行到舟山群島,也就是現在的普陀山附近時,海上忽然浮現出許多鐵蓮花,在船前船後密密圍了一匝,使得這艘船既不能前進,又不能後退,就在這裡困住了好幾天,動彈不得。
    這時,慧諤法師終於覺悟:「大概是菩薩不肯去日本吧。」
    想了又想,覺得也許菩薩和這座小島有緣,於是抱著菩薩下船上岸,在當地開山建寺。慧諤法師在普陀山所建的第一個寺院,就叫做「不肯去觀音院」,用以紀念「不肯去菩薩」的這一段奇緣。
    從此,舟山群島一帶得了「蓮華洋」的美稱,而南海普陀山,也成為佛教聖地之一。
    其實,如同觀世音菩薩千百億化身一般,無論是印度南部的補怛洛迦山或是中國舟山群島的南海普陀山或是西藏的拉薩等等,都是觀世音菩薩說法的淨土世界。
    未來若能實現人間佛教的理想,將整個娑婆世界都轉化為觀世音菩薩的補怛洛迦山,每一個人皆與觀世音菩薩結下好因好緣,那即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心的理想境界,也是他最大的願望。



    江鋆景督導分享:在上週的3/10月例會上,上級指導彭桂芳檀講師藉由當天道場舉行觀音法會,拜頌觀世音菩薩誕辰日,用這本書裡的二句話勉勵在場佛光人「忙碌的時候有輕鬆的感受,輕鬆的時候要有忙碌的進取。貧窮的時候,有富貴的自尊,富貴的時候,有貧窮的謙虛。」,大師在世時常謙虛的說,他只有小學學歷,但這本書內容提及很多短篇小故事,淺而易懂,如果還沒有看過,我蠻建議大家去看這本書。大師藉著這些故事,讓我們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進。同時也讓我們知道,當我們能夠體會別人痛苦的時候,當我們想要去幫忙他時,我們心中就有觀世音菩薩慈悲。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