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時間:2021年5月21日晚7:30~9:30

    地點:線上

    書目:佛法真義第一册

    召集人: 許慧雲 檀講師

    帶領人:江秀芳
    
記錄:許玲玉
出席人數:13位

    (一)開經偈

    (二)導讀與分享
   
    187唯我獨尊
   
    星雲大師在二十多歲的時候發心要寫一部【釋迦牟尼佛傳】,為了要更加了解佛陀的一生,閱讀了許多參考書。在一開始就遇到了一些困難,因為書中記載的一些事情,譬如摩耶夫人從右脇生下了悉達多太子;太子出生後就能行走七步,步步蓮花;又有九龍吐水,沐浴其身等等,覺得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是因為也有許多名人在出生時,有種種天降祥瑞的跡象,所以佛陀出生百花齊放,芬香撲鼻,一切順利,這也是很當然的事。

    有一句話,佛陀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它真正的意思,應該是「天上天下唯佛最尊」。佛陀發現一切眾生本自具有尊貴的佛性,和佛無二無別。所以說「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把一些不當、不對、神化、迷信、神鬼的佛教、迷信的佛教,跟人間的佛陀區分開。
    
提問:我們為什麼說佛陀是最尊貴的呢?
    
蔡淑淑:因為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兩足尊。
鄧馥銘:我想是佛陀的覺醒,佛陀是自發性的覺醒
    
許講師:佛陀的功德數不勝數,如當時太子為尋求真理而出家,放棄了舒適的皇宮生活,面對全然未知的未來。為幫助衆生脫離苦難,嘗儘過各種的修行方法,這些都是常人所不能,佛陀的偉大處處可見。

    189 施無畏
    
布施是學佛入道之後,修行的初步實踐。在佛經裡面把布施分為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諸供養當中,法供養最為第一。除了最大的法布施以外,最高的布施應該就是無畏施。所謂無畏布施,就是要救度眾生遠離恐怖苦難。「大智度論」説把不殺生戒持得圓滿,就是無畏施。
    
我們若能布施給眾生力量,讓他不要畏懼,讓他們覺得寺院是庇護所,法師、團體是他們的保護者,如父母、師長一樣,這也是一種無畏施。
    

 提問:為什麼說法布施超越財布施呢?
    
 李昭琪:你們導讀【佛法真義】就是法布施,使我們受益很多,非常感恩
    . 
蘇研雲:佛法應用在日常生活,得到許多的啟示.

    范淨明:法布施比財布施受益更多,心中有佛法比有財富更好,同時法布施也是無畏布施,心經說:「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許檀講師:跟別人分享佛法,讓他人受益勝過財布施,因為佛法可以幫助我們去除煩惱,解決問題,和順人際關係,增長智慧,提升生命層次,直至圓滿菩提。


    191 兩足尊

    為什麼皈依三寶的時候我們都要念一句「皈依佛,兩足尊」? 佛陀因為「福慧共修,圓滿具足」,故稱為「兩足尊」。學佛不但要解行並重,尤其要福慧共修. 福慧就如一隻鳥的雙翼,缺一不可;福德要智慧來引導,智慧要福德來積成。成佛沒有什麼特別的法門,就是福慧共修而已。

    提問:生活中如何修福修慧?

    范淨明:對我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參加佛光會活動,和大眾結緣,服務大眾就是修福;做事時碰到問題,如何解決就是增長智慧,在活動中修福修慧。
    

193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梵文音譯,意譯為「無量光」、「無量壽」、是超越時空對待,代表永恆的生命、真理,了生脫死的意思。念佛可以用正念對治邪念,繼而從正念到無念,所謂「心中有佛將心念,念得心空及第歸」。「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具有無限的功德,和「空」一樣,具有無限的意義。

修行不能只依賴阿彌陀佛,真正的念佛是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學佛,行佛,為大眾服務,效法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願願都是度眾生,才是稱念「阿彌陀佛」的真正意義。

    196 佛母是誰

    人的一生,孕育自「各種」父母,佛陀的色身雖是人間父母所生,佛陀的法身卻由般若而生,般若才是佛陀真正的父母。三世一切諸佛,皆依般若而遠離顛倒夢想,證得無上菩提。
什麼是般若呢? 般若是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沒有生死、沒有來去、沒有時空、沒有對待,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來面目。缺少了般若,不知自家風光,看不清事物的真相,一切法都成了世法;有了般若,才是佛法。就像布施有了般若,才能三輪體空;「持戒」有了般若,才能饒益眾生;忍辱有了般若,才能無生法忍;「精進」有了般若,才能奮發不懈;「禪定」有了般若,才能證悟覺道。

    提問:在生活中如何體悟般若呢?
    
鄧馥銘:時常觀照自己的內心。有了佛法,工作時發生的不滿,心裡比較可以控制。
    
許檀講師:我們在生活中處處都可體會到般若的妙用,佛法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師在文中提到的職業人士:教師能觀機逗教,醫護人員善用醫藥,消防人員奮不顧身等等,他們共有的特點,就是都有慈悲的精神,利他的思想和般若智慧的善巧。

    199 輪迴的譬喻

    世間一切的現象,都離不開輪迴循環的道理,佛教講的因果輪迴,它是圓形,是無始無終的。輪迴只是生命的轉換,死了還會再生。
    衆生無始以來由於身口意造作的業力,形成了因果相續、無始無終的生命之流,而現起了天、人、鬼、畜等六種多樣性的生命現象,佛教稱之為「五趣流轉,六道輪迴」。輪迴讓我們清楚明白,主宰命運的是我們自身的業力,一切的禍福還是我們自作自受。
當我們相信有輪迴受生,人生就有了延續,有了輪迴,生命可說充滿無窮無盡的生機。輪迴的目的在於認清自己,從中開發覺性,在每次的輪迴中不斷提升,淨化我們的生命,學習以慈悲待人,用智慧處世。

    提問:請問各位對輪迴的想法是什麼?
    
満美:希望自己能善終,時時警惕自己不要做惡事,在修行中激勵自己,從小善做到大善,正面看待輪迴,輪迴可以警惕我們,但不要害怕輪迴。
    
蔡淑淑:我個人覺得每天都在輪迴中。
    范淨明:佛教超過其他宗教,在於其他宗教談永生,而佛教談的是生和無生,有生就有死,無生超越了輪迴,能悟到就不會再害怕輪迴。
    

迴向      佛光四句偈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