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菩提讀書會
時間:4月2日,星期五晚上7:30——9:40

    佛法真義一:四依止、四法界、四弘誓願、三世因果、十二因緣、涅槃

    帶領人:許慧雲檀講師
    
記錄:李毓卿

    參加人員:范淨明、江秀芳、蔡淑淑、朱名譽、李昭琪、謝滿美、鄧馥銘、楊迪那、黃小洪、杜蕊珠、李毓卿等共十二人

    星雲大師説我們不要住在五欲「財、色、名、食、睡」,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裏,要住在信仰和佛法裏。佛教徒要真正做到 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你能住在四依止裡,大概就能成為標準的佛教徒了。
    在討論到佛法的珍貴時,許檀講師分享《楞嚴經》傳到中土的艱難,由於當時印度國家禁止外傳這部經,般剌密帝法師就將經文縮寫在絲綢之上,然後將手臂的肉割開,再將經文放到手臂裡縫合,這樣才從印度帶到了中土,可見佛法有多麼的來之不易!我們應當懂得珍惜佛法,依法修學。
    接著大家又對現在網絡資訊方便,輕易可以獲得很多佛教資料,我們是否可以不親近道場,自己跟著網絡自學佛法展開了討論:
   
    鄧馥銘說,她認為雖然是依法不依人,但在學佛道路上,初學者需要有善知識的引導,才能走在正道上,才能避免走上邪道。
   
    蔡淑淑也附和著説,因為初學者不能明辨是非。
   
    黃小洪說,有了正知見之後,才可以自學佛法。
   
    許檀講師分享自己初入佛門時,誤把「須菩提」當成是需要菩提,不知道「須菩提」是尊者的名字,所以親近道場、親近法師、親近善知識很重要。加之我們在佛光會的團體中歷練,見善思齊,見不善自省,從中建立正知見,對修學佛法有很大的裨益。
   
    在講到「依智不依識」時,大師説「識」雖然是生命的根本,但它是分別意識,容易起妄想而帶來煩惱;智是般若,所謂大圓鏡智,你是什麼樣子,就還給你一個本來面目。
        依義不依語,是依其中的道理。全世界的語言有百多種,佛陀所說的「因果、緣起、佛性、三法印、四聖諦」,不論用什麼語言闡述,意義都是同一個。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陀為了接引眾生,用了很多的方便法,但是了義才是究竟的解脫道。
   
    宇宙人生,一切萬有的事理、精神、物質等,佛教將它通稱為「法界」,這些所有的一切,各有各的名字、功用和界限,可分為:
    
 一、 事法界:指萬物千差萬別的現象,如山、水、曰、月、你、我等;

    二、 理法界:指宇宙萬物,雖然在事相上各自不同,但在真如本體上只有一個,宇宙法界唯有一心。
    三 、理事無礙法界:指理和事二者互不妨礙,理要事來顯,事要理來明,事理相互交融,這稱為「理事無礙法界」。
    四:事事無礙法界:佛教講「法界緣起」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無盡,這就是事事無礙法界。
   
    檀講師説,比如一輛汽車由很多零件組成,這期間需要不同行業的配合,才能完成。雖然零件各有不同,卻都在一輛汽車中,這就好比一即是多的道理;而零部件之間是互相成就,不相妨礙的,就好比是事事無礙;世間的一切就是這樣層層無盡,相互成就,大小含攝,互融互通的。
   
    謝滿美說,她認為事事無礙是所有萬事萬物之間,都是相互成就的,例如水變化成水蒸氣或(霧)或雲,又降為雨水,下雪亦或成冰。
   
    鄧馥銘説,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所以無論事理,還是事事,本就無礙,本就圓融,好像星星相互輝映,不礙彼此。
   
    根據經典記載,過去諸佛成就佛道皆因發願而成,檀講師說,菩薩的願有二種,一、通願,就是大家共有的願;二、別願,每位菩薩都有自己不同的願。願是目標,有目標才能成就。
    四弘誓願是一切菩薩的總願,《勸發菩提心文》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可成。
 
    檀講師解釋,眾生是眾緣而生,眾法而生,眾處而受生死。有情眾生免不了有煩惱,人的根本煩惱是貪、嗔、癡、慢、疑,煩惱能障蔽我們的真如佛性,蒙蔽智慧,使我們不能走上正道,唯有透過不斷的反省、懺悔,洗淨我們的煩惱,才能解脫自在。
   
    除了六種根本煩惱外,唯識學還有三種隨煩惱:一、大隨煩惱:如不信、懈怠、放逸、昏沈、悼舉、失念、不正知、散亂;二、中隨煩惱:如無慚、無愧;三、小隨煩惱: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
      我們學佛認識煩惱的目的,就是要轉煩惱為菩提。要從求佛、信佛、拜佛進而到行佛。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三世因果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生命流轉的過程。佛教透過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的循環相續,來説明生命的流轉。 
      在學習了文章的內容後,檀講師問「在生活中十二因緣,我們可以從那裡入手修行呢?」
    蔡淑淑說,從「感受」入手修行;
    黃小洪認為從「愛、取、有」入手修行;
    江秀芳以為從「觸」提起覺念,例如對連續劇著迷,不接觸它就可以避免被誘惑了;
    李毓卿說從受入手修行,比如對治舌根的貪婪,以漱口截斷味覺來幫助。
      
    大師説,涅槃不是舊有生命的結束,而是新生命的開始,涅槃是不生不死的境界,是圓滿、永恆的生命,超越時間和空間,不在生死中流轉。佛陀所證悟的是「無住湼槃」,他泯除人我關係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行化各地,接應群機,住而不住,應化自在的生活,是真正的「大湼槃」。
    今天的讀書會大家討論的很熱烈,都踴躍發言,很歡喜。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