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時間:109年6月26日早上09-11點
    地點:大湖山莊親水公園
    主題:星雲說喻:一碗麵、十七頭牛 兩個故事
    成員:張美瑛、林秀娟、周財生、陳素玲、鄧櫻嬌、徐美華、周玉華、卓秀蘭、童俊銘、柯瓊芬、陳淑華等十一人
    召集人:張美瑛
    帶領人:陳淑華
    記錄:陳淑華

    一、前言:
    我們悠遊讀書會是以戶外踏青兼讀書為主,所以從今天起,我們要讀「星雲說喻」這六套書。這是大師用許多的小喻言來說明六度波羅蜜希望大家今後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共同來薰習六度波羅蜜,了解該如何修持。

    二、主題討論:
    (一).一碗麵的故事:
    1.故事中的女學生因為母親的嘮叨,
    心生不滿,氣憤之下,離家出走,
    因為倉促,所以身上沒有帶錢,在外遊蕩至傍晚,覺得飢餓,行至麵攤前,卻因沒錢而裹足不前,麵攤老闆看出女學生的窘境,而表明請她吃麵,女學生感激落淚,老闆借機開導,令女學生大悟自己的不對

    2.我常常覺得媽媽也是很囉唆的,我都一把年紀了,還交代這個,吩咐那個,有時真的很想抓狂,但今天聽了這個故事,真的深感慚愧,想想幸好有老媽媽在旁邊的提點,萬一……,真不敢想像,所以真的要珍惜媽媽的愛心。
    3.我們做父母的,常常很用心的在家做很豐盛的晚餐,但子女有時不太領情,回來簡單的丟一句「我吃飽了」,留給媽媽的是難過與無奈。
    3.做為媽媽的我們在教導孩子時,也要注意語言、態度以及要做到同理心,將心比心的去理解孩子的想法
    ,盡量以讚歎法門來代替責罵。方能達到教育的目標。
    4.父母對於兒女,從小沒有教育孩子懷有感恩心,孩子不了解父母愛護子女的心,總把父母的愛心,誤會為責罵,要嘛!遠離父母後或自己有了子女才能體會父母的愛心。
    5.我們在糾正別人時,要懂得用大師在新四攝法裡的「巧妙語言」,要注意對方是否可以接受,否則好意會成為惡緣,就不好了。這也是我們在修行時要學習的地方。
    6.我們不管對於父母、子女、家人、
    親朋好友、蓮友等等,都應該懷著感恩的心,多用讚賞的語言來溝通
    ,比如在道場會因為我們一句關懷
    的語言而增加一位道友,但也會因為一句不得體的話,而失去一位法親,所以這都是大家在修行路上要學習的。
    (二).十七頭牛的故事:
    有一戶農夫,他有三個兒子和十七頭牛,在生前他有交代大兒子分財產的1/2,二兒子分1/3,小兒子分1/9,在他往生後,這三個兒子整天都為了無法合理的分財產而爭吵不休。就這樣經過好一陣子,村裡的一位長者,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出面把他唯一的一頭牛給了他們,如此他們很快就分好了,而也把剩下的一頭牛還給長者,皆大歡喜的圓滿了。
    1.感激長者,能夠捨棄自己的僅有來幫忙,最後自己也沒有損失,真是堪稱智者。
    2.在處理會務時,都是以大眾(會員
    )的利益為出發點,儘量縮小自己
    ,以無私的心來圓滿事情。
    3.想要妥善的處理事情,首先心態一定要能捨,再以善巧方便的方法處理,那麼事情應該都可以圓滿解決

    4.在處理事情時,如果遇到與自己意見不同時,就是在考驗我們的般若智慧,要如何才能使得事情圓滿。

    三、結論:
    1.第一個故事主要大師主要是在告訴我們要作「語言布施」-以同理心及讚歎法門,讓家庭裡或是道場的成員能夠互相關懷才不枉為一家人與法親的好因好緣

    2.第二個故事告訴大家作「心意布施」-而且要無相布施,初發心以無私的心意去運用善巧方便來讓事情能夠圓滿。
    3.希望今天大師二個小譬喻,能夠讓大家有所體悟與法益,謝謝各位同學的參與。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