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2019/10/29 大樹王讀書會
    導讀書名:佛法真義-1
    導讀標題:佛法義理
    作者:星雲大師
    導讀主持人:陳益川督導
    記錄人:陳麗香
    地點:大樹佛光緣佈教所
    時間:2019年10月29 日
    參與人數:14人
    導讀內容:P53~P61
    佛法義理—精進、禪定、般若‧
    〈勤有益、戲無功〉,勤勞、精進是為了對治懈怠、懶惰。懈怠是眾行之累,是人生之病,所謂「在家懶惰,失於俗利;出家懈怠,喪於法寶」,所以精勤的人生,才能有成就。 正當而有益於人我的行為,才是正精進。佛經有四種正精進,即;「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就是說,還沒有犯的惡事、惡念、要用智慧去糾正,不讓它生起;已犯的惡行,要勇敢的懺悔、斷除;好的念頭,沒有做的善事,要有勇氣、力量讓它萌芽,已行的善事、好念,要能保任它,讓它成長、茁壯。總之,對於斷惡修善的事,必須要精進、勤勞地去做,不能稍有懈怠、放逸的心。
    其實都事心態的問題,懈怠難道會比精進還輕鬆嗎?其實都是習慣的問題,一天到晚遊手好閒,無事可做,會比認真工作來得快樂嗎?可能嗎?反而忙是一種快樂,生活很充實。歲數大了,無所事事,坐著發呆,頤養天年,日子會快樂、幸福嗎?人生要過得充實,有價值,要能活動起來,若是沒有活力,就像一朵枯萎的花,花開花謝,終歸掉落,入土成養份,滋養下一個花季。
    禪‧不一定是在那裏坐著才為禪,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每日的生活當中,行住坐臥是禪、處處都是禪,都攝六根,要攝心守意,攝心一處,就是禪,自此大師提到,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怎樣參禪悟道呢?只要經常保持精神統一,意志集中,令心專注一處,負責任,把工作做好,愛人愛事,有一天也會悟道的。督導提到,自己40多歲時就學習禪座,禪坐會使頭腦清楚,因為心會收攝,我們的心都在外頭,若是所緣境於外,又能專注心一處,清楚明白當下這一念,甚至難解的問題,不去想它,也能得到解困的方法。過去身體有很多毛病,經由禪坐修持,使身體不藥而癒,自己深深體驗過,實際的經驗,與大家分享。
    般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知到果的可怕,不得為之,凡夫不知果的可怕,痛苦,苦不堪言,為時於晚;菩薩有智慧,知道防範,了解緣起緣滅,真空妙有,宇宙世間因為有虛空,才能容納萬有。「般若」是內自證的功夫,是透過「正見緣起,了悟諸法空性」,所獲得的「內外圓成」智慧,人生有了般若,就能泯除人我對待,跳脫無明煩惱。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