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星期前
    台北道場-書香讀書會
    成立日期:2023.12.01
    共讀時間:2025年9月29日晚上8:00點到9點30分
    方式:ZOOM視訊
    出席人員:蔡老師、莊琇紅、曾同學、鍾同學、譯叶、玉紋、李同學
    帶領人:莊琇紅
    截圖:莊琇紅
    回饋:蔡老師、莊琇紅、曾同學、德容、鍾同學、譯叶、玉紋
    朗讀:德容、玉紋
    文章:【星雲大師全集5】經講話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淨心行善第二十三
    內容: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一、證入空性,得般若眼。
    二、圓滿覺悟,一無所得。
    淨心行善第二十三*
    一、平等法性,遠離四相。
    二、修一切善,心無善法。
    🎆分享及回饋🎆:
    琇紅分享😍: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般若妙法,本是自己所有,非心外而得。上與十方三世諸佛「平」,下與九界眾生「等」,眾生執於妄相,二乘未證法空,菩薩未臻圓滿,有纖毫執著,就如水遇寒成冰,不能如諸佛法水,柔軟自如,平等無有高下。菩薩行者能了此心頭事,縱橫妙用,身心念念自然具足六波羅
    蜜。
    曾老師🎈:《楞嚴經》
    阿難!
    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
    云何二見?
    一者、眾生別業妄見,
    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復次,舍利子!
    諸菩薩摩訶薩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著空解脫門有,不著空解脫門非有,
    不著無相、無願解脫門有,不著無相、無願解脫門非有;
    不著空解脫門常,不著空解脫門無常,
    不著無相、無願解脫門常,不著無相、無願解脫門無常。」
    譯叶🎶:↑真實修行証果案例。
    具行法師是虛雲老和尚弟子。
    同學們有空看完,可以好好思維一下,我們看完可討論具行法師修行的過程。
    蔡老師🎆:2025/9/29菩提性空得果無住分第二十二 佛陀印可說:「是的,須菩提!不僅是無上正等正覺,乃至纖毫之法,我都無所得。得者,因為有失也,我本無所失,何來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名,指的是覺悟,自性,而非有所得。 尊者徹悟能度所度,能說所說,一切皆空,知實無有法,得無所得。
    一、證入空性,得般若眼。從第十七分理解授記無我,成佛無得;第十八分知三心了不可得;十九分深入無住行施的真諦;二十分見佛身無住;二十一分說法、聞法應無所住。尊者一路行來,披荊斬棘,把眾生相、佛相、法相的葛藤一概除盡,真實肯定佛陀悟處,乃無所得耶!如《六祖壇經》言:
    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可見此菩提心,是凡夫入聖賢位,聖賢位入諸佛無漏位,所不可或缺的成道資糧。《金剛經》不斷的開演釋解,如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何住心,如何伏心。其中,建立信心為首要,信心清淨才能聽受讀誦此經,得大勢力,心不狂亂,信解受持般若能出生三世諸佛,菩提華果依此滋長。
    二、圓滿覺悟,一無所得。 以法為洲、為渚、為護、為舍,息去戲論,滅自他假相,明瞭苦、空、無常、無我的實諦,以此勘破浮生事,照明寂靜安穩自心。 淨心行善法無高下分,第二十三,前分說佛陀所證得的無上菩提,實「無有少法可得此分再深 入釋解,上自諸佛,下至蠢動含靈,其真性一同,平等無異,並無高下的分別。此分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與第十七分所言的「此法無實無虛」,同為闡發人人本具的平等之性。
    一、平等法性,遠離四相。何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諸佛賢聖,凡夫闡提,個個於真如實相之性,在聖不增,處凡不減,故曰「平等」。佛陀以平等之法,顯露此法人人本有,此「平等」二字,乃三世諸佛出世之本懷,亦為此《金剛經》之眼目。吾人解般若之法義,即能住心無住,彰顯般若之功用,深信般若平等之理體,於諸相諸法,心無高下尊卑,一念證入諸佛無上菩提。眾生執於妄相,二乘未證法空,菩薩未臻圓滿,有纖毫執著,就如水遇寒成冰,不能如諸佛法水,柔軟自如,平等無有高下。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學習有個平等的心胸,從虛幻不實的樊籠中解脫,找回我們的真心?
    二、修一切善,心無善法。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語。雖然平等,非不修習,能成正覺。我們修行,應離相修,即以無我等四相,離相而修一切善法,如此方能證得菩提。何謂「一切善法」?此善法為四攝、六度,乃至十八不共法等,超乎三界內的十善法,此「無漏善法」,是成佛勝因,凌駕人天福報的世間善法之上。要如何去習行此一切善法?當然要以般若空慧為前導,心不住我等四相,所行之善行才能無漏,才能圓滿無上菩提。菩薩一切悉捨,心善寂滅,觀心知心,通達無我、法相,解證佛陀強調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捨假向真,從真實會歸真俗無礙、空有不即不離、平等的第一義諦。我們以般若智光,廣修一切善法,行菩薩布施事業,也要泯除身相高下,地位尊卑,才能圓滿無上正等正覺,一個心平等的人,已經沒有我等四相的障蔽,才能發起大心,修一切善法功德。心中沒有福利人群的慈悲,再多的財寶也等於是沒有用的東西。財富是要用來創造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儲藏囤積起來。逐境成迷,心外求法總是魔。「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修持《金剛經》的行者,應了悟「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捨一善法,不執一善法,法法皆治病藥方,乘乘為調伏煩惱魔軍的幻術。此分以淨心行善,開示以無所住心的空觀,行菩薩一切善業諸行,行善不著善法相,才是真正具足善法行。能施捨者,才是大富人家,心貪著擁有或獲取更多的物質財富,便是窮如乞討者。由於執著我等四相的妄想,生起的貪念,在人世間徒增是非風波!菩薩行者能了此心頭事,縱橫妙用,身心念念自然具足六波羅蜜。感謝曾老師的解讀,琇紅督導的引導,且因共讀的力量得入深入經藏的法喜!
    曾老師💕💕:禮敬 藥師琉璃光如來
    願.
    所有善根。成就眾生。
    所有善根。修行菩提。
    所有善根。及無上智。
    所有善根。一切合集。
    校計籌量。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向。我亦如是向。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