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星期前
    2025年9月份自在讀書會內容記錄
    日  期:2025年9月29日(一)
    時  間:14:00~15:30
    地  點:岡山講堂滴水坊
    參加者:潘金蝶、張儷馨、陳莉靜、林素真、劉英妹、謝佩誼、周麗霜(共7人)
    帶領人:周麗霜
    記  錄:周麗霜
    主 題:等待幸福的光—感謝台灣的美好
     
    透過分段導讀方式讓大家了解文章內容並以「聞、思、修、證」的方式引導大家思考分享
     
    一、 請大家談談台灣的美好有那些?
    1、素真;自由方便,在台灣猶如置身在天堂。
    2、儷馨:有良善的美德,生活在台灣覺得很安全。
    3、英妹:台灣的教育普及讓大部分的人終身受益,在競爭上享有優勢。
     
    二、 你曾經看到其他國家那些優勢是我們要學習的?
    1、金蝶:去日本看到他們的教育比台灣好,環境清潔幽靜,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2、儷馨:歐美國家的社會福利讓人民無後顧之憂,這部份是台灣欠缺的。
     
    三、 對於公益捐助你的做法為何?
    1、佩誼:看到需要幫助的會想要去捐助,也要量力而為,不要因為一時的慈悲而造成自己的煩惱。
    2、莉靜:會先了解要捐助的團體是否正派合法,確保善款能用在需要幫助的對象身上才會捐款。
     
    四、 從花蓮堰塞湖潰堤事件,你看到什麼?
    1、金蝶:在媒體上很少看到報導佛光人救災的新聞,但我們知道發生災情的隔天佛光山就立即捐助了大量物資,月光寺的法師及義工也前往協助救災。我很深刻的感覺是當義工不需要刻意讓人看見你在做什麼,而是要讓人看見希望跟光明。
    2、儷馨:看到湧入非常多的“鏟子英雄”是很感動,也看到台灣善美的力量。行善不需要大張旗鼓,默默的付出更值得尊敬,要警惕的是「抱著何種心態去救災」,如果起心動念錯了,反而會造成很多困擾。
     
     
    下次讀書會時間
    日期:2025年10月13日(一)
    時間:14:00-15:30
    地點:岡山講堂滴水坊
    主題:等待幸福的光p210-211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