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天前
    日期:114年8月26日
    人員:劉阿幸、林栢華、潘富明、黃素招、黃鐘碩、林建發、林張金過
    地點:龜山島

    8/26日,參加了社區舉辦的頭城龜山島巡山活動。活動中,會員林建發說他已經80多歲,這是他第一次登島,才真正理解了龜山島的風貌。龜山島位於頭城海岸以東約10公里,屬於宜蘭縣,也是宜蘭的地標之一。過去,島上曾經有約800名居民。民國66年時,由於政府發現島上居民的子女教育資源不足,決定強制遷村將居民搬遷至本島,自那時以後,龜山島便再也沒有常住居民,島上立起了“島孤人不孤”的標語,成為歷史的見證。67年龜山島被列為軍事用地對外嚴格管制進入,直到解嚴後的89年,納入國家風景區並規劃為海上生態公園,開放民眾登島觀光。現在,遊客可以一覽龜山島的多樣景觀,包括硫磺噴氣孔、海蝕洞、牛奶海等,政府也為了保護島嶼的生態環境,實施了登島人數的管制。
    在這次的登島行程中,大家閱讀《菜根譚》中的一篇文章,深刻體會到「參訪不是觀光,是行腳參學;參訪不是旅遊,是增廣見聞;參訪可以觀照自在內心,參訪可以開拓胸襟與視野。」參訪不僅僅是身體的旅行,更是心靈的成長。潘富明會員也分享了對大師著作參訪的研讀,並將這次的龜山島之行與大師的教誨做了印證。透過這次參訪,揭開了龜山島的歷史與文化的面紗,更是宜蘭的守護神,保護宜蘭地區民眾平安幸福。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