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個月前
    壹、讀書會進行日期: 114/3/15 16:00~16:30
    貳、地點 聖湖社區活動中心
    叁、參與成員名單 "邱秋微、林鎂茹、黃華明、詹素月、蔣忠慈、林佳珍、陳麗如、范椿旎、陳林寶琴、郭麗容、楊豐碧、陳瑞瑛、王國禎、楊國治、常黃梅、廖幸子、林素如、黃薇靜、裝秀貞、李秀玲、闕秋媚、陳榮財、李美惠、簡花子、林秀卿、林惠菁、陳倉福、陳溪長、林寶昌、吳寶蘭及社區民眾。
    "
    肆、執行方式 人手一篇大師文章
    一、共讀篇章 轉心的重要
    二、分段導讀 由讀書會帶領人 邱秋微導讀
    三、摘錄佳句、內容
    1、人生要「轉」才能成長,吾人的心也是要「轉」,才能開闊。
    2、如果能將抱怨轉為仁慈,人慈悲了,心地也柔軟了,智慧就會生出,所謂「慈悲無障礙,智慧遍十方」
    3、轉懶惰而勤勞,會受人肯定,受人尊重
    4、放下一分執著,就少一分癡迷;少去一分疑迷,就增長一分明理,人生也就多一分智慧與圓融。"
    四、再共讀回顧篇章
    第一、不貪心而喜捨,  
    第二、不抱怨而仁慈,
    第三、不懶惰而勤勞,  
    第四、不執著而明理。

    伍、心得分享
    人生要轉,才能成長;
    吾人的心,要轉才能開闊。
    轉心良方:
    一、不貪心而喜捨
    轉貪心爲喜捨,就能廣結善緣,無所罣礙,獲得自在。
    二、不抱怨而仁慈
    怨氣引生恨意。
    若能將抱怨轉爲仁慈
    人慈悲了,心地就柔軟了,智慧便由此而生。
    三、不懶惰而勤勞
    勤是精進不懈;
    勞是付出努力。
    轉懶惰爲勤勞,
    受人肯定,受人尊敬。
    四、不執著而明理
    執著會使我們無法認清真相,不能認識真理,煩惱由此而生。
    放下執著,少了癡迷,因而能生智慧而圓融。
    只要我們心ㄧ轉,
    人生有無量可能。"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