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6 個月前
    惜福讀書會-文章帶領演練紀錄表
    時間:2025/03/07下午18:20
    地點:極樂寺二合堂
    出席:周雪鴻、陳秋蓬、游江玉蘭、郭麗紅、蔡鄧月桂、楊駱愛琴、林麗瑞、許志漢、方瑞芬、林張碧蘭、鄭敏貞、許林秋霞、簡傳芳、蔡燕季
    帶領人:蔡惠芬 紀錄:方瑞芬
    閱讀主題:人間萬事1 /學習什麼
    一、全體齊聲朗讀文章:人間萬事1/學習什麼
    二、帶領人蔡惠芬導讀:
    (一)請問大師這篇文章:為我們開示「學習什麼」呢?(大家陸續說出)
    1.學習小草的身段柔軟。
    2.學習流水的遇阻則彎。
    3.學習和風的成熟萬物。
    4.學習虛空的無私包容。
    (二)這篇文章哪一句話讓您最為受益?
    (三)文章有那些重要的觀念?自己有那些聯想?
    (四)您與家人或親友是否曾運用文章方法,提升自己?
    (五)帶領人蔡惠芬首先分享:
    1.民國四十年代經濟蕭條,就業不易,大部分家庭孩子眾多,都是爸爸一人賺錢養家糊口,父親常告知:一枝草一點露,只要認真讀書,學習一技之長,就能溫飽,安身立命。
    2.我們六、七十歲這一代窮過、苦過,都能體會「爸爸是山,媽媽是水,兒女是樹」,知曉撫育下一代的辛苦,大家在成長過程,必然面對許多學習的故事,請踴躍分享閱讀心得。

    三、與會者心得分享:
    (一)周雪鴻監事
    1.人生就是一段學習的旅程,成家之後,開始學習當太太、媳婦、媽媽、國際佛光會周雪鴻、婆婆、岳母、奶奶,感恩每個角色的扮演,滋潤且營造平安快樂每一天。
    2.夫妻一條心,泥土變黃金,感謝同修數十年來相互扶持,共同建立祥和幸福家庭。惟近日同修身體微恙,難免情緒不好,這篇文章最為受益的是要「學習小草的身段柔軟」「學習流水的遇阻則彎」來體諒病苦的另一半,學佛讓我學習面對、學習接受、學習處理、更要認真「學習勇敢、學習承擔」。
    (二)蔡鄧月桂師姊:
    1.隨著年齡增長,大家會漸漸出現老化現象,我的二哥88歲身體退化、失智,二嫂身為主要的照顧者,多年來非常辛勞,二老的經濟狀況不錯,可是哥哥不接受外勞、不肯去安養中心、不願意日照服務。
    2.我85歲獨居,兒女皆成家,孩子鼓勵我要聘請外勞;但我身體健康,喜歡外出參加各類義工活動及增加人際互動機會,這篇文章讓我聯想「以老為師」,落實活到老,學到老,要認識1966長期照顧服務,勸導二哥接受政府的長照服務資源與補助。
    (三)許林秋霞師姊:
    1.《佛說無常經》經中提及「老病死苦常隨逐,恆與眾生作無利」。
    2.同修信佛、學佛、念佛、行佛,睡夢中安詳往生;我體認人生無常,每個人都要面對生死,文章讓我聯想「學習面對親人死亡、學習面對悲傷」省思這是自然的法則與自然的歸宿,學習接納它,學習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四道人生的習題並非臨終時才做。
    (四) 陳秋蓬會長:
    1.佛光山普賢寺二部遊覽車80人,於228連續假日從高雄來極樂寺住宿二天,欲參加臺北小巨蛋【佛光山2025年禪淨共修獻燈祈福法會】。
    2.我剛好來極樂寺,臨危授命擔任接待的所有工作,不斷電話洽詢協助知賓、典座、行堂、茶席義工…因為臨時告知又逢年假,大部分師兄師姊都已安排其他活動,非常謝謝麗瑞、敏貞、碧蘭三位師姊犧牲假日擔任救火隊。
    3.我最為受益的是「學習和風的成熟萬物」,學習春風,給人清涼,學習陽光,給人溫暖,學習應變的能力,更感恩會長的歷練,讓我可以接受挑戰。
    (五)林張碧蘭師姊:
    1.228年假,我邀女兒首度來極樂寺禮佛,接引孩子親近佛法,必能終身受用無窮。
    2.當天遇見五樓服務台孟臻師姊,請我協助泡茶、咖啡及善後等,順利完成任務,很歡喜這幾年參加知賓執事,學習服務接待,方能機動支援。永宜法師鼓勵:您很熱心,今後要學習不同的義工工作,多做多得,開心自利利人。
    四、回向: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五、散會(19:28)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