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6 個月前
    岡山—香雲讀書會
    日期:2025年3月22日(六)AM10:00~11:30
    研讀教材: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地點:岡山講堂304教室
    召集人:陳淑華
    帶領人: 羅秀春
    輔導法師:慧笙法師
    紀錄: 王淑端
    成員:羅秀春、陳淑華、吳月明、王淑端、蘇秀逸、蘇芸萱、吳玉枝、孫秀燕
    9人
    1.真空才能生妙有
    世俗常說「放空自己」「讓自己歸零」,佛法的「真空」不適對空氣發呆,消極放棄,而是「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真
    空不礙妙有,真空才能妙有。「空」就如「阿彌陀佛」,不受到時空和語境的限制也是為了傳達佛法所設的方便假名。

    淑華:怎樣才能做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法師:心在修行去了解,世俗的愛恨情仇,沒有不一因緣獨立存在的東西,有就是無,無就是有,執著了心裡苦,放不下往生時帶不
    走。遇境改變思維,轉移注意力,不產生強大情緒。

    秀燕: 我執與法執?
    執著一個方法不輕易改變,是我的東西緊抓著,容易產生痛苦。法是遍虛空無所不在,隨因緣變化無自性,執著了也起煩惱。

    法師:可持咒、念佛、送一些開智慧的般若系列的經文,如心經、金剛經、法華經等。平時多結緣修福報,病也是有因緣果,配合醫生吃
    藥,心情放輕鬆,不要總是想為什麼是我?

    2. 無住生心
    法師:了解緣起性空之後,比較不受外境影響,情緣與物質總有生滅,人生真正的富裕是內在、精神上的充實,這是無法用錢財購買的,
    也無法令別人替我們修行,需靠自己悟得佛法和般若空理,在生活的實踐中印證。堅實的金剛心,是般若空性,是菩提本心,發菩
    提心,實踐於現世人間,即應: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這是整部金剛經的要旨。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