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宏法-喜閱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宏法-喜閱讀書會
11/19 早上在宏法社上咖啡☕️慢生活的課程,
在慢慢咖啡香氣的教室裡舉辦了#喜閱讀書📚會。
文章題目:煩惱😣的原因
文章作者✍️:星雲大師
文章出處:星雲大師全集-人間萬事12
帶領人:陳依瑋
記錄: 洪億如
文章內容:煩惱的原因
佛經講「煩惱即菩提」,又說「不怕念頭起,只怕覺照遲」;有了煩惱,才會懂得尋求解脫之道,才會增長智慧,所以不要害怕煩惱起,重要的是要找出煩惱生起的原因,例如:
一、煩惱起於執著:人生的順逆境很多,一般人遇到困境,例如失業、失戀、失意時固然令人沮喪、煩惱;處在順境時,如果執著、害怕失去,也會被順境所困。這就如同鐵鍊子能鎖住人,金鍊子一樣會束縛人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人生不管遇順逆之境,要懂得轉境,不可執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在於一個「轉」字,要「轉法華」而不要「被法華轉」,也就是不要執著;能夠不怕煩惱,不執著煩惱,自可安然自在。
二、煩惱緣於無明:無明就是不明理,我們與生俱來的無明,就是貪瞋痴慢疑;有了無明,就有貪欲、瞋恚、驕傲、疑惑等煩惱,所以煩惱起於貪瞋痴慢疑等無明。有句話說︰「寧與聰明人打架,不與無明人講話。」一個人若到了不講理時,好話、善言、佛法就一點也派不上用場,因此就會有煩惱;反之,一個人如能通情達理、明白因果道理,就能消除煩惱。
三、煩惱由於看不開:世間上有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所謂「杞人憂天」,乃至擔心「世界末日」等。但其實有時候煩惱了半天,卻什麼事也沒發生。也有的人因為一件小事就看不開,於是鑽牛角尖,自然「煩惱綿綿無絕期」。因此,凡事多往正面看,能夠看得開、看得透,能對一切吉凶抱著超然灑脫的態度,就不會自尋煩惱。
四、煩惱出於太自私:人之所以會有煩惱痛苦,皆因有「我」;「我」是煩惱的根源,「我愛」、「我要」、「我歡喜」,凡事只想到「我」的需要,就容易與人對立、衝突,因此我多則苦多,我少則苦少。所以,一個人起心動念如果能多想想如何有利於人,就會活得輕鬆踏實。
其實,人間的是非煩惱很多,追根究底大都是因為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不當的向外追逐「六塵」招來的。例如,不當看的亂看,因此「睚眥必報」,惹來殺身之禍;不該聽的亂聽,因此聽出許多的紛爭煩惱;不應吃的亂吃,於是「病從口入」……儒家主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這也是佛教所謂的「都攝六根」;一個人如果能用佛法管理好自己的六根,這就是最大的修行。一個有修行的人,自然懂得處理煩惱、化解煩惱,所以「欲除煩惱病,當取佛經讀」。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