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年前
    2024年8月豆書朋讀書會內容記錄
    日期:2024年8月24日(六)
    時間:15:30-16:30
    地點:自宅
    參加者:蔡淑雅、蔡崇麟、蔡詔宇、蔡孟翰4人
    帶領人:蔡淑雅
    記 錄:蔡淑雅
    主 題:《佛光菜根譚》、三好微電影【我是父親的腳踏車】、台灣動作喜劇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佛光菜根譚》p4~10
    崇麟:「以捨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以勤為富,則不貧;以忍為力,則不懼。」星雲大師這一句話,反觀最近新聞報導很貼切,也跟自己的體驗相同。
    處在社會團體中,免不了會受到言語批評,要先能忍下來,脾氣不躁急,不為所動,靜觀其變。
    面對生活不貪求,關於自己追求準備要完成的事,肯主動積極去做,做自己應做的本分事。
    貪心,從政治相關新聞報導中都有看到,最後的下場是名譽受損,不是很好的榜樣。
    ◆三好微電影【我是父親的腳踏車】
    詔宇:「從父親抱著孩子騎腳踏車」,這部短片只有三分鐘,感受到的是父親和孩子之間的互動,表達傳承與交接。
    「會自己騎腳踏車」,自己當初在一開始學習騎車的時候,有爸爸陪伴,並體驗抓好車子本身的平衡感,當自己終於會騎腳踏車了,有感覺到上手的喜悅。
    「影片讓人感動之處」,是爸爸像一座山,讓我有依靠!

    崇麟:「從父親抱著孩子騎腳踏車」,是父親想要訓練孩子成長、陪伴他長大,希望孩子依照自己的興趣,在課業上、才藝上多方面學習。
    「會自己騎腳踏車」,就是看到孩子長大了,要學會獨立,由兒子自己去找到人生目標;也意味著傳承的象徵性。
    「影片讓人感動之處」,教我們多陪伴家人、並珍惜當下。陪伴是很重要的過程。

    孟翰:「會自己騎腳踏車」,讓他學習,交給兒子自己學會。
    我自己學會騎腳踏車,很早就在騎,爸爸教的,我也是有爸爸陪伴。
    學會騎車之後,很開心!天天都騎車。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詔宇:從阿嬤開場的動作,背景跳到警察局,進入劇情之後的大轉折,可以說整部片子的人物、故事劇情就是讓人想看下去,也算是喜劇片。
    尤其是一開始我們都跟著主角_吳明翰的想法一樣,以為警局裡面的內鬼是隊長,最後讓人驚訝發現,內鬼竟是身邊的:美麗又嬌小敬業的女警。讓我覺得劇情整個大翻盤,給了我對於夥伴之間的互動,有了很大的衝突感!劇情後面安排,女警有棄惡從善。
    崇麟:影片兩位男主角之間的關係設定,是近幾年社會新聞在討論的。
    很大的感動,是在最後,毛邦羽(吳明翰的鬼老公)的爸爸,經過男主角吳明翰引導之下,爸爸將當初為了破壞兒子婚姻,背後的真相說出來之後,讓毛邦羽獲得了最後的遺願、並諒解爸爸的做法,雖然父子倆人不能親自面對面說出心裡話,最終毛邦羽釋懷轉世了。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