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讀書會地點: 線上
    時間: 20240325 晚上7:30-9:00
    帶領人: 洪玟珮
    與會人: 金松美、洪玟珮、張慧琴、劉若君、徐莉秋、汪孟君、李娟娟、劉妙珍、呂嫦娥、郭麗華

    1. 分享"我愛歡喜"影片~成見不空.
    2. 針對我愛歡喜影片的聞思修證分享

    A 聞: 歡喜他們班決定要做什麼活動來慶祝兒童節?(大家一起答: 表演話劇)
    B 思: . 在故事中,小雯嚴格的糾正大家的創作,希望大家照著她的想法完成,這讓你聯想到了什麼?
    張慧琴分享: 這故事讓我聯想到女兒念國中的時候,班上因為一個團體活動需要做啦啦隊相關的物品,因為女兒求好心切將分組的團隊中所有的物品都帶回家自己完成
    透過聊天我才知道他要求完美希望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但同學們的想法和他出入不相同,所以讓女兒自己獨立完成所有的準備工作,也因為立場不同引起同學們與她對立情況發生
    藉由這件事情提醒他團體活動要將工作分配出去接納其他人的想法與意見才能夠完成集體的活動並透過事件學習如何在團體中與人合作和溝通。

    C 修: 小雯和阿廣因想法不同,意見不合,鬧得不愉快,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發生過類似的事件?你當時的反應?
    莉秋分享: 上星期六出差回娘家一趟,與妹妹爭執一番,起因是:往事小孩子放假住在娘家,因每個人生活習慣不同、有潔癖的妹妹,不喜歡很多她認為這樣就會帶進髒的、細菌的事情,造成事後全家人每次要做環境大掃除,她覺得身心很疲累,談判中間當然一定是互相指責與大駡,越說越大聲,後來,雙方認清意見不合時候,找出問題點出在哪裡?在雙方彼此發表個人意見前,先思考自己的論點是否是對的?還要不波及到周遭不相干的人或陳年往事一一又再說一次,也平心氣和不要堅持改變對方的想法,並學著欣賞不同的看法,嘗試找出雙方都認同的共通點,即使沒有也沒關係,過程中要保持理性冷靜,以理性的態度來溝通,失控的情緒永遠是破壞關係的殺手。後來,事情就是圓滿解決了。

    D 證: 看完我愛歡喜,您學到了什麼?
    若君分享: 劇中的小雯,雖然能力很強,但說話太直接,讓人下不了台
    加上心中早有成見,就很難容下其他的聲音
    而其他眾人,也應學習小雯做事認真、負責任的態度,才不會讓人覺得敷衍了事
    舞台劇需要眾人一起合作完成,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所以,小雯應該要參考眾人的意見,廣納建言,雙方各退一步,找到最大的公約數,才能讓事情圓圓滿滿,皆大歡喜

    結語
    洪玟珮分享: 所謂「成見」,就是定型的看法,就是先入為主的執著;即使是錯誤的,也不肯更改,這就叫做「成見」。
    成見愈少,生命愈寬廣; 偏見愈少,思想愈開闊。
    世界不是一個人的,唯有放下成見,去除我執,想想別人,
    才能擁有全部的世界。


    4. 閱讀維摩詰經-香積佛品第十(由金松美, 張慧琴, 劉若君, 徐莉秋,汪孟君,李娟娟共同閱讀)
    5. 針對香積佛品文章的分享
    A. 聞: 文章中,香積如來是如何為天人說法?(一起答: 香積如來不用文字、言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持律儀及諸行門。行者個個坐香樹下,聞諸妙香,即得具足一切功德、三昧,成菩薩道。)

    B. 思: 眾人吃完這香積飯後覺得如何?這讓你聯想到了什麼?
    松美分享: 我想到了夏天吃冰和冬天喝熱湯旳感覺, 但吃冰喝湯都只能得到一時的快樂. 吃了香積飯, 却能得到大安樂. 身心都能像樹木一樣時時地吐露芬芳. 我在想我是否有過吃香積飯的感覺過呢? 今年大年初四我們豐二回山當義工, 在服務的工作結束後, 坐下來享用我們的飯食時, 忽然覺得這飯食非常的美味, 原來在付出後的享用, 竟是最大的安樂. 所以能夠在我們做得到的時候儘力地去當義工, 除了被服務的人歡喜, 我們付出的人也獲得了無限的福報與喜悅.

    C. 修: 維摩詰居士所說的十種行善法門中,其中以〝忍辱克服瞋恚〞尤其適合我們這個世界,你有類似的情形嗎?當時的反應?
    李娟娟分享:

    D. 證: 看完香積佛品這篇文章,您有什麼領悟或啟發?
    孟君分享: 看完這篇文章,有一些領悟。關於香積飯,吃了可以讓人有大安樂,毛孔散發清香。我就想到,除了真實的吃到食物,可以讓人大安樂,我們聽到心靈雞湯,一樣可以有醍醐灌頂的感受。這一陣子,經常跟同學朋友聊天,每每都能從他們身上得到不同的領悟。經由朋友的談話,可以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驗證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符合內心所想,也引導著自己往善的方向前行。
    另外,香積如來對香積國的菩薩說法方式,不用言語,只需坐在樹下,就可以感受香積如來的功德。但是釋迦如來佛對於娑婆世界的眾生,勸修十事善法。讓我想到針對不同的族群,會有不同的說法方式。無所謂高低好壞,讓菩薩能夠接受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結語
    洪玟珮分享: 維摩居士帶回的「香積佛飯」,不光是用來請客而已,它要說明什麼道理?主要是說一個「供養心」。

    學佛修行,首先要學習供養,也就是學習喜捨、學習結緣。試問自己,對父母,你有供養嗎?對師長、善人,你有喜捨嗎?對朋友、後輩,你有結緣嗎?現在的佛教徒,往往只注重自我修行,或認為只要出一點功德錢,就能為自己除罪消災。其實,布施金錢還只是初步的信仰。比金錢布施再高一點的,可以用力氣來幫助人;或者你說你沒有力氣,沒關係,給一個笑容、給一句好話,也是供養;或者是,你不會說好話,那也沒關係,以心裡的歡喜來祝福別人,也是功德無量了。



    6.金鋼經緣起
    說說我們了解的金鋼經
    金松美分享: 小時候在課本上讀到六祖慧能禪師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高超的意境讓我 非常的敬佩六祖惠能。後來在電視上看到「一代禪師」發現慧能法師是聽到了有人唸誦「金剛經」裏面那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一心出家學佛。我因而想去知道金剛經在說什麼。這是我知道金剛經的緣起。

    今年的佛學會考,正好是以金剛經為材料,從現在開始還有4個多月的時間可以和衆天女們一起研讀金剛經,有一種因緣具足的感覺。有衆天女的陪伴,我相信我一定能夠更容易攝受金剛經要教導給我的成就的。所以感謝有天女為伴。

    汪孟君分享: 金剛經對我來說,真的很遙遠,總覺得這都是高僧會念的。一開始接觸的就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媽媽平常在家,就很喜歡抄寫經書,她總認為,抄寫經書對自己,對家人會是好的。爸爸退休後,跟媽媽在家裡比賽抄寫經書。最近,松美會長跟我聯絡,要我去考佛品考試,還是金剛經,真的是嚇到了。但是,她又說,她會舉辦讀書會,讓大家一起來讀金剛經,到時候考試就很簡單了。讓我放心很多。應該是,金剛經跟我的緣分到了。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