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區345督導讀書會
日期 : 11/06日(星期三) 【Zoom線上讀書會】
時間:14:00~15:30
材料:《星雲禪話第 1冊》
🎀主題:
1. 苦哉趙洲 p261
2. 白隱忍辱 p263
3. 真正的病人P266
4. 哪一處是你的? P269
帶領人:姜霞萍
回饋:李虹慧
記錄:朱元 (出席人數:11人)
文章討論 :
莊綉紅:
這四篇的感想,圓滿的修行都要透過六度波羅蜜去修正我們的不完美。
陳秋玉:
不打不成器,花時間思考,以棒喝的方式來承擔禪法,若是禪意,也要能擔得,所謂嚴師出高徒,要能熬得下去。能堪受乃上等僧。
朱美玲:
小孫女很自我堅強,在褓母那兒有一點斯文,若有其他小朋友和她爭,反而顯得更強勢,所以要小朋友講道理,求公平,平均有機會,和父母的情緒即習慣有關,要有同理心。禪宗講慈悲,依根器而修,禪宗喫茶去,是生活中行禪,在各方面會進步。
我們真有福報,大家都是善知識,師父律己甚嚴(在美術館),我們福利組要拾起紙盒再利用,惜盒如金,別人的提醒可讓我們堪受,其實收穫是自己,在言行上會更一層進步,非一蹴可及。
莊綉紅: 如帶領人所言,成佛需經六度漸進,真正的進步需經忍辱,要研習哦駝的三十七道品,在成佛前都是有病的,哪一處是你的? 皆需經佛的淬鍊,生活經驗需反思印證。
程麗麗:
大師的受打罵是一種叢林教,佛法中的禪門生活不外乎: 1.忍辱(去無明)2.去物(培福報)3.修福(長智慧)4.感恩(得快樂)5.參禪(解脫自在)。
黃玉梅:
我分享的是「苦哉趙州」的那一篇,禪師說喫茶去,就是要專心要細思,專心品嚐。
廖卓勸:要告訴孫子要回來陪阿公阿嬤吃飯,我在萬華火車站因無電梯,只有樓梯,此時有位熱心的年輕人主動來幫助我,所以我告訴孫子要懂得去助人,要來學佛,要有同理心。
邱麗英:
前些時候新聞有播放影片在捷運上有位年輕人佔用博愛座,缺乏公德心,但有些年輕人卻很貼心,有同理心,卓勸師姐時時都在教孫子做人的道理,要將佛法中的四攝法的義理傳播出去,不是只會讀書,而要在生活的點滴中充滿佛法的慈悲,要行三好,要有同理心,要給人因緣。
高麗香:
參透佛理,需要一句話點播方能開悟,如三好道理在生活中點醒三好,如時如地點醒,看到儀軌,遇機即應,身心脫落,掛礙盡除。在養心法語中,我執意除,法執難除,鑑真和尚遺風在現代不見,好像人間佛教在日本傳播似乎有點困難,理事圓融,處事要和解,凡事往好處想。
朱元:
心境合一,不被心境所轉。
黃惠珠:
合唱團的故事,所謂恩威並濟,康老師對學員們求好心切,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以生命的唱法高聲歌唱,有一位評審以我們歌曲做宣言,所謂不打不成器,打掉我執,打掉無名,棒喝清醒。
姜霞萍(帶領人) :
要時時發覺缺點、習氣、脾氣,要適度地給予建議修正,對無法開解者,僅莫秉之,我們要時時反思之。
李虹慧老師回饋:
1 .今日帶領人所提問的很切題,講話很有溫度,提問很清晰、輕鬆語調溫度很強,傳播給不同年齡。陳秋玉督導長體悟到教育現代的觀點是大師養心法語所述,恩威並用,讓小孩子的自性呈現,亦以上次育才之道所述,所謂各類教育的重點著重在不同的根器有不同的教育法寶,不同階段學習要有學習成就感,讓各種學習的對象呈現出其潛能,利用各種工具及同參道友學習討論有一個好環境培養出紮實的生活本能及絕佳的品德。
2. 「叢林教育」首重「開悟」、「因緣所生法」,可讓每個人健康成長推動人間佛教是重視「心」「佛」、「眾生」,我從佛光會中看到許多家庭主婦蛻變成佛光會的主要核心幹部,這與其生長背景是不相呈現的。如慈莊法師的建寺,如慈惠法師是著力在教育,如最近的新佛光大學校長新的辦校理念,再如慈容法師的活動主導的能力,再如覺誠法師或巴西榮譽市民,再如滿信法師在紐西蘭與警察的互動來往等等。在如美玲督導所述的台北道場每個單位的進步發展,再述如塑膠袋的省思,其實環保問題需要細細思維的,是每一個人的反思,再者,帶領人的提到的助念,把握因緣要「惜福」「惜物」、「惜緣」,祝福345讀書會愈來愈好,霞萍督導是我們學習的模範。
1.苦哉趙州
趙州從諗和尚留下「吃茶去」的公案.茶和禪變得更密切「茶禪一味」「茶襌」「茶道」透過茶道來悟襌。睦州道明禪師給沙彌的那一棒,正是因為沙彌對趙州禪法能够擔得,因此沙彌向年輕的禪師自我解嘲說,如果不是我能擔得,禪師也不會給我這一棒。棒喝看起來是體罰,是責備,但他也是非常慈悲,非常的含蓄,一般不够資格的學生,是不容易得到老師的棒喝。馬祖禪師的一喝,讓百丈禪師耳聾三日;溈山靈佑禪師.不得道者是三十棒,得道者也是三十棒。這是襌的妙用,也是最高的教育。《星雲大師全集,迷悟之間,棒喝》
2.白隱忍辱
日本的白隱慧鶴禪師.24歲參禮正受老人(即道鏡慧端禪師)初次入門即說出自己的見解,被正受老人大吼:「胡說。」白隱禪師反而更大聲地說:「胡說!」正受老人忽然揪住他的耳朵,將他摔出門外且昏倒;醒後白隱立刻走向正受老人問訊。老人冷冷地說:「這個鬼窟裡死襌和子!」.白隱並不死心,又去求見.決心與老人法戰一番。又被老人打了幾個耳光,並重重地摔到門外,還是這了一句:「這個鬼窟裡死襌和子!」白隱三番兩次被老人打出去,興起了離開的念頭。在一次到村子托鉢乞食時,忽然心光乍現,對於先前所學
3.真正的病人
日本盤珪永琢禪師,最初學習儒教,17歲出家.26歲得到牧翁祖牛禪師的法要;成為臨濟宗的傳人。強調人人都有襌心佛性,它不生不滅.存在於生活中.稱為「不生禪」。
盤珪禪師擔任主持.領衆梵修,為人慈悲,給十歲小沙瀰特別加一餐晚餐;50歲僧人免除勞役;70歲可以獨居僧房。如果有人生病了,不管是門下,弟子或外來參學的僧人,都一視同仁,讓他們在延壽堂受到照護,由弟子雪庭擔任照護的工作。由於寺裡人多事繁,有人不勝勞動,便藉故住到延壽堂休息。
後來多位僧人抗議·懶惰,侵損常住,流言四起,雪庭禪師求助住持,盤珪禪師聞言,淡淡地說:「身體不好是病,懶惰是病,討厭修行是病,看輕人是病。無論如何.要怎樣不病才是要緊o」大衆聞言,各自慚愧反省,從此精進行持,道風大振。
大師開示:「現在我們要替盤珪禪師問那許多喧嘩的大衆:誰沒有病?.只要每一個人自我健全,自然都不藥而癒了。」我很讚賞盤珪禪師當主持時,距今八百多年前,即能關照衆生在不同年齡時所需要.設立給人方便的延壽堂及設施。把佛陀的智慧及慈悲展現並實踐。
4.那一處是你的?
清末民初的冶開禪師,江蘇揚州人,十二歲出家,得法於常州天寧寺的定念和尚,有一天.坐襌聽到維那師叫喚當值師放下布簾時,忽然身心脱落,掛礙盡除。
有一次,一位日本大仁行本襌者,對他不服氣,特地準備了一些佛教經句要向他挑戰。不等冶開禪師開口,就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問難,正在洋洋得意時,冶開禪師忽開口:「你說了那麽多,說來說去都是别人的東西,現在,我要請問你,離開了古人的言行,還有那一處是你的?」這一問猶如當頭棒喝.讓大仁行本當下為之語塞,冷汗直流,過了一會兒,才滿臉羞愧地拜別而去。
大師開示說:「佛教的修道人,常常是我執易除,法執難除,經常為了點滴芝麻綠豆大的佛法義理,互相爭執不休。面對各種不順己意的境界,要能容他.化他.而不要有怨,因為愈是怨限,只有苦上加苦,所以忍難忍之苦,要有容無怨。」《養心法語,星雲法語.處世四智》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