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豐耕讀書會課程.

    3月8日社教館.月例會後舉辦讀書會.

    帶領導讀林孝雄督導.

    《人間與實踐》星雲大師著

    佛光會的胸懷.
    孔子云:「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戚戚」聖賢長戚戚」聖賢有聖賢的胸懷. 凡愚有凡愚的胸懷.胸懷有多大就能成就多少事業、ㄧ個人如果胸懷ㄧ家就能作一家之主.胸懷ㄧ里就能作一里之長.胸懷一國就能一國之君;胸懷法界.就能自在放曠作法界王.佛光會應該具有什麼樣的胸懷?大師提到六點對會員的期待:

    1人在山林.心懷社會.
    所謂「安禪不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我們將自己安住在無我無相的山林之中對感情不執不捨對欲望不貪不拒對世間不厭不求.對生死不離.從而出離五欲六塵.超越人我對待才是所謂的出世修行.希望佛光會員皆以佛為師具備人在山林心懷社會的胸懷。

    2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佛陀説法雖以現在此世的人生為主但ㄧ講到時間總是含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講到空間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一講到衆生也是十方無邊衆生而佛教經典中.觀世音菩薩「遊諸國土度脱衆生」極樂聖衆「常以清旦各以衣祴聖衆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凡此無不説明佛教是一個極具世界宏觀的宗教.古聖先賢具有開闊的心胸來往國際之間弘揚教義互相學習彼此觀摩合作無間使佛教聖諦傳播世界各十方眾生也得以均霑法益.佛光會員也應深思效法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3身居道場普利大衆
    到寺院道場禮佛聽經固然很好.但法會.講座只是我們的源頭活水最重要的是能將法喜禪悅帶給家庭成員將佛教真諦傳遞給有緣之人.佛光會員若能胸懷普利大衆的悲願.無論身在何方都能法水淨化人心.不管位在何處都是我們的菩提道場。

    4天堂雖好人間為要.
    人間雖有憂悲痛苦.但這些磨難挫折卻是成就甘露妙果的逆增上緣.佛陀以「盲龜浮木」來形容人身之可貴、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以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説與世人揮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願佛光會員們都能珍惜難得的人身.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辦道.化人間為天堂.轉穢土為淨域。

    6法界無邊家庭第一
    學佛應先從家庭和樂做起.家庭不但是孕育生命的地方.也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不但滋養色身的安樂窩也是撫慰心靈的避風港.社會的許多 亂象叢生都是源於破碎的家庭背景或不當的家庭教育、佛光會員在家庭裡應做到以慈悲覆護家人以智慧處理是非.以恭敬接待親眷.以道德攝受大衆讓我們佛化家庭在國家社會發揮淨化的力量讓我們的菩提眷屬為後世子孫留下最佳的榜樣。

    6今日ㄧ會無限永恆.
    為了求名.求利.為了想上升天空甚至為了自身的健康福祉而行善結緣.均屬有相的布施.其功德自有限量.佛光會員們若能有不問別人能為我做什麼而問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的精神.從建立美滿家庭.注重人間修行做起繼而心懷社會放眼世界.普利大衆.今日的一會將帶來不可限量的功德.今日在一會也將留下永恆的歷史。

    課堂徵詢文章中這六點佛光會員的胸懷其中哪一個點請大家共同分享。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