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Home
Founder
Back
Biography
Works of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about HBRA
Back
About Us
Know HBRA
Types of HBRA
Online Forms
Back
HBRA Application
Existing HBRA Update
Volunteer Application
Contact Us
Resources
Back
Good Books
Planning & Designs
Q&A
Download
Events
Back
Upcoming Events
News
HBRA community
Groups
Events
Videos
Audio
Photos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Photos
People
Albums
Videos
Events
Groups
Search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Remember me
Login
I forgot my username
I forgot my password
Loading cover...
Drag cover to reposition
法寶-竹二快樂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5 days ago
法寶-竹二快樂讀書會
時間:2025年9月 11日晚上7:30
地點:會長家 新竹市
成員:陶康盉、鄭詠妮、賴瑞娥、蕭菀芸、黃婉評
導讀、帶領:陶康盉
記錄:賴瑞娥
一、研讀教材:浩浩師恩~ 佛說的-第一章–第三章 覺培法師著
二、內容大綱:
第一章 您所不知道的星雲大師
勘透因緣,海闊天空
有一位已跟隨大師五十多年的陳居士,舉凡大學、建寺、文化等,任何只要大師提出的佛教弘法事業,他總會率先響應,且帶著子女一起支持。出身社會名流的她,曾經在中年因先生外遇,痛苦到差點帶著孩子們一起去跳海,想不到在台北「普門寺」聽到星雲大師的開示後,得到「重生」。
大師說:「每個人都有來到世間的﹝因緣﹞,或與自己的親人結為父母兒女、或結為夫妻眷屬,﹝因緣﹞是從過去世來到今生,也將從今生延續到來世,所以今生結好緣很重要,即使遇到困境,也要能轉化為﹝逆增上緣﹞的智慧・・・」大師的這段開示,如黑暗裡的一道光,除了領悟到自己跟先生都有過去延續至今示的因緣,也體會到今世所結下的善惡因緣將帶往來世,也深刻體會世間一切變化的﹝無常﹞真理,深刻了解生命的究竟,引導家人以「因緣法」創造自己幸福的人生。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一位羅李阿昭師姊,二十多年前因婆婆往生,為了感謝佛光山法師的協助,發願以婆婆的名義捐助一筆款給正在工程中的「佛光大學」。當時大學還在建設期間,這筆贊助可說是燃眉之際的重要助緣,沒想到當她把錢帶去給大師時,大師卻請她將這筆贊助款送去花蓮「門諾醫院」。一生虔誠信奉佛教的她,知道「門諾醫院」是基督教的醫院,竟直接跟大師說:「不要啦!那醫院是﹝阿門﹞的,我是﹝阿彌陀佛﹞的啦!」大師就告訴這位師姐:「您把錢拿去幫助門諾醫院,就等於是在救人,救人就是在﹝行佛﹞。」
門諾醫院於1954年,由薄柔纜教士在美國「門諾會海外救濟總會」的協助下在台灣的花蓮成立。為山地部落的原住民及平地貧民帶來醫療服務,因為大師的鼓勵,師姐終於前往。這樣的善舉,讓醫院院長既驚訝又感動,怎麼會有一個佛教徒遠從台北跑來花蓮要贊助醫院?羅師姐說:「是我家師父星雲大師叫我來,他說您們很需要幫忙・・・・」院長眼眶泛著淚水跟在場的人說:「門諾醫院長年收到﹝無名氏﹞的贊助,始終不知﹝無名氏﹞是誰,直到去查詢,才知道竟然是星雲大師・・・・,想不到大師還讓信徒親自來幫助我們醫院,實在太令人感動・・・」
跨越宗教籓籬,給予終極關懷
大師對於眾生平等慈悲的精神,一向沒有宗教之別。記得八八風災後,佛光山開闢了臨時安置中心,讓千餘位災民安頓在山上的「福慧家園」,當時大師要弟子們開闢祈禱室,並邀請神父、牧師來為災民「祈禱」。
大師指導弟子:「災民多半是原住民,他們一生信仰著基督宗教,災後內心的惶恐,更需要宗教的慰藉,用他們最熟悉最親切的信仰,幫助他們身心的安頓與重建,這些都是出家人要懂得體恤眾生的地方・・・」
佛教的~慈悲,慈是~予樂,悲是~拔苦,既要給人歡喜,又要幫助眾生離苦,這是佛教精神,是無限寬容的胸襟,是感同身受的同理,更是大師常常叮嚀弟子們的一句名言「一個人可以什麼都沒有,不能沒有慈悲」的言教與身教。
對眾生平等關懷
大師不僅對人慈悲,關心的對象極為廣泛,天上飛的、地上爬的,都離不開他對眾生的平等關懷。・・・・
汝等皆當作佛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老師在想:「壁虎吃螢火蟲是﹝殺生﹞,但是壁虎不吃螢火蟲餓死也是﹝殺生﹞,不是嗎?請問大師:﹝壁虎該怎麼辦?﹞」大師卻輕鬆地說:「莫言老師您用文學帶給世界美好,壁虎這小事就交給我們,我們教壁虎﹝吃素﹞不就行了!」全場掌聲如雷,雖然簡單的回答,卻也讓我思考了幾天。
這世間眾生佛性平等,「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以慈悲點亮年輕人的未來
知名畫家李自健先生每每提到大師總會激動地說:「如果沒有星雲大師,就不會有今日的我。」在他心中,星雲大師猶如再造父母。年輕時的他因畫廊倒閉而流落美國街頭,生活困難且沒沒無聞的畫師,在大師的鼓勵與支持下,不只幫助了正在重病的父親,還度過生活上的難關。
第二章 他始終沒有離開
大醫王的慈悲與智慧
﹝法華經﹞裡有一段故事,一位大醫王,善醫各種疾病,但是自己孩子們在外遊蕩不慎中毒,父親立即開了各種草藥給孩子們服用,知道得之不易的孩子就立即服藥,很快得到痊癒,但一些依賴性強,甚至中毒較深的孩子依然每日晃蕩,不覺得珍惜,心想:「反正父親都在,不用擔心。」就這麼日過一日,父親眼看著孩子不肯服藥,於是告訴家人,他即將遠行,出門不久就傳回﹝已死﹞的消息。孩子們聽到如此噩耗,才驚覺自己磋跎了許多父親在身邊的日子,於是趕緊回家找出父親生前交代的每一帖藥,知道父親不在身邊,得自立自強趕快服用良藥,才能救治自己的病,等到孩子們認真吃藥至痊癒後,父親也就回來了。
「善巧方便」始終是諸佛菩薩的甚深智慧,卻也是讓眾生離苦的一種慈悲。
星雲大師的示寂與人間佛教的承擔
「示寂」乃是菩薩方便權巧,能契入人間佛教的理念與精神,珍惜大師一生所提倡的三好、四給予五和思想,更是他想要留給弟子們最重要的寶藏。他一生念茲在茲地叮嚀我們要實踐「人間佛教」。
第三章 大時代看大因緣
困境中的堅持與信念
貧僧之所以不貧的「內因」,來自他有歡喜樂觀的性格,也有發心立願的決心,他有佛教靠我的理念,也有無盡讚嘆的法門;他喜歡生活在眾中,因為眾生佛性平等。
因為「諸行無常」,所以佛教需要改革,弘法必須「與時俱進」。也因此,貧僧辦學為了培養人才,辦媒體為了以正視聽。
無畏生死,無住無我
這位貧僧「不捨一人」,所以廣開「善巧方便」之門,健佛陀紀念館不收門票,買荔枝創造農民生機,邀神明一起交流聯誼。貧僧推動三好校園品格教育,鼓勵老師找回教學的熱情,辦文學獎、傳播獎,無分想提升人文化與媒體的素養。因為「不捨一人」,貧僧提醒夫妻相處要和睦,否則影響家庭;青年愛情觀要正確,否則傷人傷己;管理模式當無為,否則帶人難以帶心;凡事皆﹝可﹞,否則阻斷善因善緣。貧僧希望凡一切「無緣者」,皆成為「有緣」而走進來。
貧僧弟子讀貧僧話,明白出家人要做好「貧僧」的道理,所有的苦難折磨皆是修行;面對法難時,要勇敢為佛教站出去;一切善緣皆來自無私無我的給予;從大時代裡創造大因緣,一切皆源於「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的願心;貧僧的話,是「安心辦道」的根本,更是「正法永續」的軌則。
三、讀後心得分享
大師一生堅持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將深奧的佛理契入生活,以「佛法真義」轉千萬煩惱的眾生,更挽回無數面臨破碎的家庭。
大師的胸襟廣大,以同理心看待事務,更知道事有輕重緩急,以多數人的利益優先,這種無私無我,不分宗教種族,向他學習「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菩薩道的實踐!
1
0
0
0
0
0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