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2 weeks ago
    2025年8月法聚讀書會內容記錄
    日 期:2025年8月17日(日)
    時 間:17:00~18:00
    地 點:登雲路餐廳
    參加者:潘金蝶、張儷馨、陳莉靜、周麗霜(共4人)
    帶領人:周麗霜
    記 錄:周麗霜

    主題:法寶堂講座—佛教音樂與儀式:聲音如何塑造宗教氛圍

    透過聆聽講座方式讓大家了解講座內容並以「聞、思、修、證」的方式引導大家思考分享。

    一、 今天聆聽現場示範的梵唄唱誦,你當時的情緒有什麼變化?
    莉靜:今天講座聽永富法師帶領大家唱誦大悲咒,現場氛圍非常莊嚴、攝
    受人心,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漸漸沉澱下來,心念漸歸寧靜。雖是
    短短數分鐘的唱誦,卻彷彿穿越古今,與千年前的修行者產生共
    鳴。

    二、 你有用音聲供養的經驗嗎?
    儷馨:回想2023年,我曾參加岡山講堂歌詠隊,為了參與萬壽園舉辦的星
    雲大師讚頌會,成員們辛勤練習了兩個月的人間音緣。當天,大家
    以歡喜心唱誦,與大師接心,並供養大眾。歌聲中,彷彿看見大師
    慈祥的笑容,那一刻,我深深覺得——那是人間最悅耳的聲音,心
    中感動萬分!

    三、 如果要將梵唄介紹給非佛教徒的朋友,你會如何描述?
    金蝶:在喧囂的世界裡,有一種聲音,不為取悅耳朵,只為喚醒心靈。那
    是梵唄——來自佛教儀式的古老旋律,如同晨鐘暮鼓般,輕輕敲響
    我們內在的寧靜。無論你是否熟悉佛法,當那一聲聲悠遠的吟唱響
    起,心,便自然地慢了下來。這不是音樂的表演,而是法的流動。
    每一個音節,都承載著修行者的願力與智慧;每一段旋律,都可能
    是我們與自我、與宇宙、與慈悲的再一次相遇。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