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2024年10月法聚讀書會內容記錄
    日 期:2024年10月20日(日)
    時 間:12:00~13:30
    地 點:佛光山登雲路餐廳
    參加者:潘金蝶、林素真、黃郁雯、謝佩誼、周麗霜(共5人)
    帶領人:周麗霜
    記 錄:周麗霜

    主題:法寶堂講座—論精進波羅蜜的「苦樂多少」

    透過聆聽講座方式讓大家了解講座內容並以「聞、思、修、證」的方式引導大家思考分享。
    線上主講:妙凡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
    精進的定義:
    精—純而不雜,進—前而不退。專心一意勇猛向前,才能達成目標。
    何謂精進?
    精進就是持續性,持之以恆的執行力。精進是一切善行和修行的動力泉源。精進對治懈怠,是執行力的基礎。懶惰不但導致事情拖延,也長養貪婪的習慣。
    如何精進?
    幫助他人同時圓滿自己,自利利他,才是正精進。菩薩的精進,是以菩提心和大悲心的願力作為動力。正精進能讓自己在修行中有正確的方向,避免陷入短暫或錯誤的目標。

    現場主講:蔡孟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
    大師的精進,是綿綿密密不斷,像「常不休息菩薩」一樣。
    大師做每一件事,都是為未來有緣人鋪陳施設。他不是等待因緣成熟才開始做,而是長期不斷累積經驗和因緣,如同《佛光大藏經》,可追溯自宜蘭弘法時期,大師當時推廣每日一經,沒有人手,大師就自己做,才使佛法今日能普遍為大眾接受。

    主持:慧屏法師(法寶堂堂主)
    沒有經過思惟的精進,修行會白忙一場。要清楚為何精進?如觀音發願文:「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首先要察覺自己心中的刀山在哪裡?
    不能從相上看所謂的精進,精進不能假裝,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精進,不是死命做,而是持續做。

    郁雯師姐分享:聽完講座發覺自己平時太怠惰了,需要用精進來對治。人不能
    太安逸需要有目標去努力實踐,進而實現佛法生活化。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