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蘭陽 _ 五和讀書會
    閱讀書籍 : 佛光菜根譚 _ 教化修行責任
    日 期 : 113年 5月17日
    人 數 : 柯金珠、曾慧敏、曾衣潔、曾芯怡、曾安妮 等5位
    地 點 : 葫堤園民宿
    帶 領 人 : 曾安妮
    導 讀 :一句良言,能為失望的人帶來重生的希望;
    一絲燈光,能為夜行的人帶來行路的安全;
    一口饘粥,能為饑餓的人帶來生存的力量;
    一把雨傘,能為風雨歸人帶來乾爽的喜悅
    賢明的父母,不會嫌棄笨拙的兒女;
    道尊的師長,不會捨棄難教的子弟;
    量大的主管,不會氣惱愚昧的屬下;
    有德的官員,不會討厭頑強的民眾
    惜福結緣是美德,尊重包容是大量,
    服務喜捨是奉獻,勤儉上進是勇敢
    讀書要能明理,思想要有正見,辦事要具信心,修道要存正念 ;
    忍讓應是待人最重要的修養工夫,精進是勵己最確實的實踐方法。
    < 心得分享 >
    讀了星雲大師 教化修行責任 這篇文章 ,其中讀書人柯金珠 更是分享了
    自己在工作的職場中,有著各種形形色色的人,
    每個人散發出來的氣質、修為、談吐更是應證大師所說的:
    慳吝嫉妒的人,即使財富滿室,也走不出內心的貧乏;
    埋怨自憐的人,縱使四肢健全,也跨不出內心的框框
    我們理當處人不可太任己意,應洞悉人之常情;
    處事不可太任己見,應明白事之常理。
    綜合各位讀書人的回饋,表示 星雲大師 的
    隨處給人歡喜,隨時給人信心;
    隨手給人服務,隨緣給人方便
    淨化人心,是環境保育的根本之道;
    改善風氣,是社會教化的究竟目標;
    我們理當在生活日常中隨時來力行、精進自身的修為。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