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Home
Founder
Back
Biography
Works of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about HBRA
Back
About Us
Know HBRA
Types of HBRA
Online Forms
Back
HBRA Application
Existing HBRA Update
Volunteer Application
Contact Us
Resources
Back
Good Books
Planning & Designs
Q&A
Download
Events
Back
Upcoming Events
News
HBRA community
Groups
Events
Videos
Audio
Photos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Photos
People
Albums
Videos
Events
Groups
Search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Remember me
Login
I forgot my username
I forgot my password
Loading cover...
Drag cover to reposition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months ago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
時間:114年5月19日晚上7:00-8:30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民裕街45號(馬公第一分會許榮基副會長家)
召集人:陳美奉
宣講員導讀:王美麗
參與會員:許榮基,王美麗,陳美奉,呂碧紅,王竣彥,莫家成共6位
第二課 新知
只要人類應用智慧,不斷的研究,就會發現,
如同佛陀所說:
我觀宇宙三千大千世界,
如一菴摩羅果在我手中而已!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現在的電視、電腦都在努力介紹「新知」,唯有新知才能帶領人類不斷向前發展,走向未來。所以凡是科學證明存在,但是尚未普及的新知識,應該普遍報導,讓大家知道。例如:
一、發現基因是生命的密碼:數十年來,基因的發現,改變了人類對生命的認知,複製羊、複製牛,甚至將來還有複製人的可能。儘管現在已有試管嬰兒,有代理孕母;生命雖然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但是還不能突破佛教的「業力」之說。
二、發現外太空有生命:現在人類已知宇宙虛空中,有一些星球上面有水,例如,木星已被證實有生命的存在。只是太空無邊,地球與之相隔無數光年,要探索究竟,可能需要太空專家長期的探索追求,才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三、發現治癌藥物:古代人類對疾病的無知,一個小小的感冒,可能併發致命的疾病。自從醫學發現阿斯匹靈、抗生素等藥物之後,一、兩百年來救活了無數人命。甚至過去肺病被列為不治之症,但現在肺病在台灣曾經絕跡一段時期。
四、發現可以漫遊外太空:現在到外太空漫遊,不一定坐在飛機裡,可以在飛機之外,像孫悟空一樣,騰雲駕霧,所以現在用科學,可以把神話小說裡的情節,實現在人間,這也是人類的一件大事。
五、發現水有生命:日本科學家江本勝先生在他的《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一書中,提到他利用科學儀器拍下水的結晶,發現水會隨著人類的愛瞋,呈現不同的反應,顯示水有生命。在佛教看來,宇宙所有萬物,一切眾生都是有情,都應該付予生命。
六、發現改變膚色之道:現代人對科學寄予許多希望,未來假如科學家可以透過基因工程改造,讓世間的人類統一膚色,不管紅、黃、白、黑,只要一種就好,那麼世間也就沒有種族的歧視,豈不是和平在望嗎?
宇宙的空間是無量無邊的,世間的時間是盡未來際無窮無盡的,只要人類應用智慧,不斷的研究,就會發現,如同佛陀所說:我觀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如一菴摩羅果在我手中而已!
【題解】
新知,讓人類的生命受到保障;新知,讓人類的生活獲得了改善;新知,啟開人類知的領域;新知,讓人類的生活多采多姿。如: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讓人類從東半球到西半球,就好像咫尺天涯;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把人間一半的黑暗變成了光明的世界;顯微鏡、天文儀的發明,讓人們對肉眼看不見的事物,又多了一層的認識;印刷術、造紙術的發明,改變了人類的文化生態。而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就曾告訴弟子們要廣學八萬四千法門,才能教化各種不同根器的眾生。
【習題】
1.請就本文提出的六點新知,談談你的觀點。
2.除了上述六點新知,你還知道哪些新知?
3.試舉例說明「新知」對於人類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
1.《晉書》云:「一物不知者,固君子之所恥也。」適度思考、吸收新知,也是該有的生活態度。──摘錄《星雲法語8‧調適》
2.人的基本道德觀念,最好堅定不改,但是一些新知、新生活的規範,要不斷的新陳代謝。──摘錄《人間萬事11‧新陳代謝》
第二課 新知
暖身
回頭轉身更是創造命運的良劑
人間有許多紛爭
痛苦起因於不知回頭
平時我們只知道向前擠進
甚至把自己趕入煩惱的牛角尖而渾然不覺
凡事要留個轉身的餘地
回頭退步想一想
以退為進
將會發現世界是多麼的寬廣遼闊
若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如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
有求必應
一、發現基因是生命的密碼:
「因緣業報」才是必然、永恆、平等的真理;科學家「基因」的解密研究,只是再在明確地解釋了「業力」的內容與功能!
二、發現外太空有生命:
佛教認為宇宙乃緣起,一切事物皆在因緣和合下產生。 無常是真理~宇宙世間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沒有恆常不變的存在,所以佛教說「無我」、「空」、「真如」、「妙有」,不論說空說有,不外希望人類能從緣起中道的真理,印證宇宙實相。
「三界二十八天」各有優劣、苦樂等差別,但是都屬於迷界,難脫生死輪迴之苦。所以古德說:「無三界可出,無涅槃可入。」又說:「一念覺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墮入輪迴。」
三、發現治癌藥物:
疾病也是因緣果報,可以重業輕過,但生命週期是有保存「期限」的。所星雲大師從不抱怨,反而以「病苦」作為修行的增上緣。 他在《貧僧有話要說》提到:「修道人要帶三分病痛,才知道發道心。 所以,疾病也是我們修道的增上緣,不要排除它,與病為友,才是最好。 用《金剛經》的話來講:佛說有病,即非有病,是名有病。」
四、發現可以漫遊外太空:隨緣歡喜,隨喜讚嘆!
五、發現水有生命:我們沒有聽到、看到的現象,不代表它不存在。萬緣萬象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所以要以恭敬、感恩戴德的心,面對一切人事物!
六、發現改變膚色之道:⋯那麼世間也就沒有種族的歧視,豈不是和平在望嗎?
只要人類應用智慧,不斷的研究,就會發現,如同佛陀所說:我觀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如一菴摩羅果在我手中而已!
示現、期許眾生,精進修行、應用智慧、開發自性、同證佛果!
除了上述六點新知,你還知道哪些新知?
網路提供了購物、收集資料、社團、聊天、交換資訊等。購物就可以包括食、衣、住、行、娛樂,而且網路縮短了購物的時間以及距離,透過網購可以在省去排隊的時間、交通的勞累,輕輕鬆鬆的就可以吃到各地方的名產,買到想要的衣服以及住宿卷或是高鐵等交通工具的票。
網路已經變成了不用出門就可以看新聞、查詢資料等功能,甚至於可以不用出門購物、繳費就可以在網路線上完成這些功用,使得人們更方便,甚至於無時無刻都要用到它。也因為人們長期使用電腦網路會有一些病症出現,大家使用電腦的年齡層越來越下降,壽命也會因此減少。還有使用網路的犯罪率也很高,像是網路援助交際或者是網路購物所留下的資料被盜用等等都可能形成詐欺犯罪。
未來的世界將是完全數位資訊化的時代,科技趨於發達,對於世間所有事物都能掌握,人們更依賴網路,甚至整個社會都依賴網路,人們的心理完全生活在一個虛擬化的世界,跳脫於現實世界的框架,沉浸於網路世界之中。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路也是如此。
資訊社會的來臨,帶來了高度的便利性,我們可以輕鬆快速的獲得資訊、完成任務,或讓生活變的更好,也能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但其背後帶來的負面影響仍不可忽視,如:網際網路的方便與匿名性,也可能間接促進犯罪的轉移與氾濫,駭客病毒的猖狂也是處於資訊社會不得不正視的問題;另外,對現代人而言,龐大的資訊也是一種無形的負荷,因為資訊爆炸帶來的焦慮與無所適從,都是自己要面對處理的;處於資訊社會的我們,應該要有能夠過濾資訊、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一味的盲目接受,只會讓資訊社會中的科技牽著鼻子走,科技來自於人性,固然,不論未來科技如何進步,我們都應該記住自己是握有掌握權的一方。
1
0
0
0
0
0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