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高跟鞋讀書會~
    時間:6/24日(星期一)20:00〜21:00
    地點:【ZOOM線上書會】
    書籍:《成就的秘訣-金經第六章 無住生活:真正的自在
    帶領人:王馭廷
    記錄:傅娟娟
    参與人:王馭廷·傅娟娟、陳怡芬、王佩玲、及黃秀琴等5位
    本次透過線上會議方式,帶領愛書人閱讀星雲大師《成就的秘訣金剛經第六章無住生活:真正的自在·首先播放影片 2024年佛學會考教材成就的秘·金剛經>第六章的部分,讓與會人員對第六章有初步的了解。接著請與會煮讀誦幾段內容,再透過提問與分享交換大家閱讀的心得。
    第六章 無住生活:真正的自在
    清淨自在的心
    死囚頂油,全神貫注
    心在何處
    時間管理
    權位無住
    死生自在
    五祖大師給六祖講《金剛經》,講到你不要著住到情上,也不要著住到愛上,也不要著住到空上,也不要著住到有上,你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時六祖大師豁然開悟。這個大悟,是徹始徹終,明白這個深般若的智慧。因為他明白深般若的智慧,所以才「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他才知道心生萬法,也萬法唯心。一切萬法,原來都是自性所現。他就對五祖大師說了: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 「無所住」也可以說是「沒有假設」,佛法是「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其他的科學和人文是「因(依)所住,而生其心」;因著、依照所住的「假設」,推演出種種學說和定律。人文和科學的知識,沒有假設就沒有辦法成立;佛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不依因、不住在任何的「假設」,而能夠解除凡心的種種纏縛,這也正是《金剛經》的精髓所在。
    分享:
    • 黃秀琴: 任何國家、企業、團體的「世代交替」,才是「永續經營」的關鍵。只要是人,難免有得失心,但是,愈是計較,愈是背著沉重的包袱,要看淡「上台下台」,因為能放下,才能更超越、更自在。
    不要久住權位,要給年輕人機會,讓年輕人去做,做得不好,我們很多資歷比較深的人都還在,可以提醒修正、傳承經驗。
    所以上台靠機會,下台要靠智慧
    • 傅娟娟: 書中說到真正的閉關坐禪要能做到:
    一、關閉六根賊。
    二、禁足妄想心。
    三、正觀三毒軍。
    四、清淨身口意。
    「坐禪」不是表面上蒲團上的靜坐,而是超越一切,不動心起念,明心見性,見性成空,空即般若。
    大師所教育我們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就是深入淺出人間佛教中所必須修行的身口意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