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蘭陽-鄉野禪讀書會 commented on this post about 1 year ago
    日期:113年3月14日
    地點: 頭城馥森生態園區
    帶領人:王名煒
    參加人數:5位
    參加人員: 王名煒、胡世銘、如欽法師、王瑞山、陳渙懿
    主題:星雲說偈-知足常樂

    這首偈語告訴我們,做人處事,不要與人爭競排擠,因為「人比人,氣死人」;也不要太與人計較,過於計較的人,凡事都會在得失之間掙扎,永不得安寧。

    「你騎馬來我騎驢」,好比現在你開進口車,我駕駛國產車;你坐汽車,我騎摩托車;你騎摩托車,我踩腳踏車。固然「看看眼前我不如」,可是「回頭一看推車漢」,嘿!還有很多人連腳踏車都沒有,是幫人推車走路,比上雖不足,但比下卻有餘。

    所以凡事不要過分妄想、高攀,人要知足,不要在金錢、名利、物質、享受上與人比較,要在道德、能力、學問、心量上跟別人比,我比你肚量大,我比你道德高,我比你有智慧,我比你有能力!

    如欽法師開示表示人的欲望貪念永無止境。然而人生真正的快樂,卻不在金錢的多寡、官位的高低,更何況錢多苦也多,官位愈高煩惱愈多!因此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只想到自己擁有而不知付出,凡事佔有,是永遠都不會滿足的。

    胡世銘督導分享做人處事,不要與人爭競排擠,因為「人比人,氣死人」;並將人生經歷加以分享,表示人要知足,不要在金錢、名利、物質去爭奪與計較。

    王瑞山督導分享在滴水坊當義工帶著歡喜心的工作,就是知足常樂。


    名煒會長分享日常生活中,能夠滿足於所擁的一切,有禪定的修養,心念不妄動,對於佛法能積極探討與學習,這就是知足安樂之道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