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三-芥子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year ago
    日期:112年12月12日
    地點: 基隆極樂寺
    招集人:’王名煒
    參加人數:39位
    參加人員: 員山分會會員
    主題:佛光菜根譚-開發心地

    一般的人都重視外表的打扮裝飾,而比較不重視內心世界的開發。其實,不僅外在的一切,我們要懂得用心打點,內心的這片心地,更是要懂得用心耕耘。

    人的生命不是只有現在,還有過去和未來。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起心動念,都會種下善或惡的心識種子。而這些心意識種子,在一期生命結束後,就會帶著我們到未來的生命。因此,學佛的人才會說,要在心地下功夫。

    佛教說:生命是由因緣而來的。若種善因,澆以善緣的法水,自然結成善美的果實。每個人都希望能獲得善美的果實,要收穫善美的果實之前,就必須先播下善美的種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實踐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因為我們在為自己的未來生命播種善美的種子。

    在《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一書中,作者在他所做的實驗中證實,心念的力量可以改變水的分子結構,使水的結晶呈現不同的面貌。

    心念的力量可以改變水的分子結構,而我們的身體內也含有許多水分,只要善用心念的力量,相信會影響身體內部的分子結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見的人、事、物,都要發起清淨善美的心念,如此身體內部的分子結構,才會呈現美麗的結晶,身心自然健康光明。

    我們的這片心地藏有許多珍貴的寶藏,自己要懂得去開發心地。存一顆慈悲的心去救助可憐的人,這就是開發慈悲的寶藏;懷著一顆智慧的心去幫助困惑的人,這就是開發智慧的寶藏;懷著一顆勇敢的心去幫助懦弱的人,這就是開發勇敢的寶藏;懷著一顆堅毅的心去幫助沒有信心的人,這就是開發堅毅的寶藏。《景德傳燈錄》云:「汝自家寶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不假外求。」我們自己本身就具足無量的寶藏,要善加開發運用,幫助自己、幫助他人。

    極樂寺當家分享每個人都希望能獲得善美的果實,要收穫善美的果實之前,就必須先播下善美的種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實踐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陳杏師姐分享懷著一顆智慧的心去幫助困惑的人,這就是開發智慧的寶藏,心存慈悲心是每一位佛弟子,應該有的心性。

    阿月師姊分享心性的正知正見,讓心更加平靜,學佛之路更加順遂。

    阿嬌師姊分享自即退休後到蘭陽別院的義工學習到更多佛法。

    名煒會長提供大師的對開發心地的一番見解與各位分享開發心中的眾生,就能人我一體,無怨無悔;開發心中的真理,就能智慧如海,辯才無礙;開發心中的世界,就能廣大無邊,法界一如;開發心中的歡喜,就能利樂眾生,永不退轉。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