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2021年下學期台北教師週四讀書會紀錄
    時間:2021年12月02日AM10:00-12:00
    內 容:星雲大師著《六祖壇經講話》第一冊:「行由品」第一 (問題講解1-5)
    召集人:薛慶色督導
    參與人員:薛慶色、翁麗珠、范鴻英、陳雪霞、李育麗、李美雲、吳秀鑾、莊秀蘭、黃淑媛、陳淑貞、唐立麗、村上啟子、
    黃麗容等共計13位。
    帶領人:黃麗容 心得分享整理:黃麗容

    帶領人麗容提問:
    《六祖壇經講話》「行由品」第一 (問題講解1-5) 聞思修證提問:
    一、惠能大師誕生時,二位奇異出家人為他取名「惠能」,寓意為何?(聞)
    二、對於惠能大師是否識字,請說說您的看法?(思)
    三、惠能回答弘忍:「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雖然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請分享您在日常生活中體證的經驗。
    (修、證)
    四、世人以神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暨惠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
    埃?」兩首偈語來論兩人明心見性高下,請問您的看法如何?(思)
    五、「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請解釋其涵義。(思)
    六、惠能大師對於飄動的幡子,認為「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兩位仁者的心在動啊!」,請說說您日常生活中的體證(修、證)
    七、傳法、傳衣缽,目的是為了表徵真性開發的道是一脈相傳的,所以就以傳授衣缽為得法的憑證。但六祖惠能大師說:「得我法者,即
    得我的宗旨,不要再傳衣缽了。」請問為甚麼? (聞、思)
    八、惠能回答弘忍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請問如何是師度?(聞、思)
    九、星雲大師指導我們自度方法為何?請問您曾經有過自度的體證嗎?說說您的經驗與心得。 (聞、思、修、證)
    十、大師說:「現在一般學佛的人,大都只有半部經。」?請問我們如何做才是真正學佛? (思、修、證)

    雪霞督導心得分享:
    謝謝12/4麗容帶領《六祖壇經》行由品的前五題提問。此次帶領人將第一層次很明確的帶領後,也有第二層次的提問,整個帶領清楚明朗。
    師父們經常在主題講說或開示中以《六祖壇經》為主,因經常聽,一直認為有點瞭解,直至慶色、麗容的帶領後,才發覺我完全似懂非懂的誤解它,透過這次讀此經典,相信必能有深入收穫。
    惠能來到廣州法性寺,巧遇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大師要我們說:(我是佛)但我們常常因一件事讓我們捉拿不定,因我們都以自己的思量為主軸,就有能、所之見,清淨心就被染著,無法看清事相。故要求作佛就要以佛法的不二之法開展我們的自性、佛性,求佛作祖才能往上提升。
    感謝大家的討論,帶來心的洗禮,此寶典是帶領我們前往真善美的境界。

    淑貞師姐心得分享:
    12/2由麗容師姐帶領導讀大師著《六祖壇經講話》第一「行由品」的上半部,「行由品」開宗明義: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助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透過經文、註釋、譯文,最後還有十個問題講解;前五個問題講解:(一)惠能大師的出身如何?(二)惠能大師得法的因緣為何?(三)惠能大師得法後的遭遇如何?(四)衣缽與傳法的關係如何?(五)如何自度和如何師度?篇篇精彩,尤其是麗容師姐事前準備周詳,敦請道融法師吟唱來暖身,又擬定聞思修證提問,並找了一部簡介六祖惠能大師ㄧ生的動畫影片、菩提樹的文化義涵..麗容師姐的備課令人讚歎!了不起!
    誠如大師所云:「禪只是一種生活,是大、是尊、是真善美的境界,是常樂我淨的領域」。何其有幸!在台北道場,跟隨眾師姐們研讀此書,感恩喔!

    淑媛師姐心得分享:
    未覺知有佛法的自己,常被妄想、妄念、執著糾纏而心盲意煩,不得自在!星雲大師說「佛法」就是活法—生活的方法!想要活得開心,學了半輩子的知識卻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信仰人間佛教彷佛得到一把「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得先讓門把上的灰塵層層剝落!接觸了禪慢慢知道它是「靜慮」、「正心」,由定中發慧,能正能量面對、處理生活的每件事。
    今天讀書會與善知識們一起研讀《六祖壇經講話》「行由品」(上)星雲大師歸納的五大問題講解,來認識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自述他的身世以及求法、得法、弘法的種種歴程。
    惠能三歲時,父親去逝,家中日漸窮困,與母移居廣東南海縣,漸長後,家中即靠惠能砍柴維生。聽聞一客人誦經,頓有所悟而離家求法。根器甚利的惠能得法徹悟,沉潛獵人隊中隱藏避難十五年始得出家弘法⋯⋯。
    其中以青原、南嶽二家弘傳最盛;南嶽下數傳衍為臨濟、溈仰二派;青原下數傳分為曹洞、雲門、法眼三派;應驗了初祖達摩大師所說:「吾本來茲土,傳法度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惠能大師求法、得法的歷程也道出禪宗裡隨緣不變的無住修行;更證悟人生務必要經歷各種磨練才能提升自己。因此星雲大師在「第五」小節提供了三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要改心:聽聞佛法後,要以「戒定慧」對治我們的「貪瞋癡」才能自度。
    二、要換性:累世的習氣、此生的無明在禪淨共修中淨化轉性。
    三、要回頭:人生前半世是「加法的人生」求名求利盲目追求;如果適時覺醒,懂得欣賞回過頭來的世界,過著「減法人生」簡化的生
    活~前面的路卻是更寬闊!
    如此行有餘力更能度人,邁向普賢十大願。

    莊秀蘭師姐心得分享:
    12/2謝謝麗容帶領《六祖壇經講話》第一「行由品」
    (一) 慧能大師的出生如何?
    (二) 慧能大師得法的因緣為何?
    (三) 慧眼能大師得法後的遭遇如何?
    (四) 衣缽與傳法的關係如何?
    (五) 如何自度和如何師度?
    慧能大師出生貧困,勤勞又盡孝道,當無盡藏比丘尼在讀誦「涅槃經」時,能為她解說經中大義。
    來到黃梅向五祖求法時,弘忍大師說:「南方獦獠身怎可作佛?」因一首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從「無」立論而受重視。
    當五祖 講「金剛經」,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聞言,廓然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 向五祖說道:「何其自信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信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只因出身低還是個在家居士,得法後大眾不服、搶奪衣缽,隱藏獵人隊中15年,韜光養晦,以待機緣弘法。離開獵人隊來到廣州法性寺,出示衣缽為印宗法師闡示「什麼是佛法不二之法」,印宗法師心生歡喜,為惠能剃度、傳授戒法,正式成為一位佛教高僧,從此傳法,不傳衣缽。
    六祖的「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大師解說:三分師徒,七分道友。 我們要培福、要結緣、要用心、要修慧, 要改心、要換性、要回頭,廣結善緣,有「如是我聞」、「信受奉行」都能「自度」,是在意自己的「心」,非外型喔。
    心如明鏡,熏習大乘佛法,去貪瞋癡,學佛不難,行佛非常不容易,讚嘆惠能大師「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心胸。
    佛法的主要精神,在提高我們的人格、自悟的能力、開顯清淨的自性,有時以退為進,能明白轉身,人生將更開闊。

    慶色督導心得分享:
    12/2讀書會由麗容老師帶領,非常感謝她用心準備。事先提供一部有關惠能大師的動畫影片,及菩提樹的文化義涵,讓我們先對惠能大師有基本認識,也瞭解菩提樹在佛教所代表的意義。
    此次閱讀內容是《六祖壇經》第一品「行由品」前半部。星雲大師將壇經各品整理成10個問題來講解,脈絡分明,引人入勝。
    首先說到惠能大師出身貧寒,繼而談到他因聽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句而廓然大悟,又因作了一首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得到五祖認可,決定把衣缽傳给他,成為禪宗第六祖。
    惠能大師得法後,災難重重,但他憑著大忍力,大智力,大願力,隱身獵人隊中15年才出來弘法,這過程實在令人感動。
    最後提到自度與師度的問題,大師為我們指點迷津。要自度,除了福慧雙修,解行並重外,更要改心,要換性,要回頭。師度只是一個因緣,自己若不努力,空有名師又如何?
    總之,學佛不只是聽聞佛法而已,更重要是"信受奉行",才能自度度人,成就佛道。

    麗容心得分享與結語:
    12月2日由末學帶領讀書會,內容是星雲大師著《六祖壇經講話》「行由品」第一上半部,感謝各位善知識菩薩慈悲蒞臨指導,末學銘感在心。
    當惠能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獲得五祖弘忍認可已經開悟,傳授衣缽,成為禪宗六祖,卻又恐其受到迫害,催促連夜逃離,並送至九江驛,為其搖櫓渡江,五祖說:「合是吾度汝。」惠能回以:「迷時師度,悟了自度。」末學頗感受益。
    《佛遺教經》中,佛陀說:「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說:「又如善導,導人善路,聞之不行,非導過也。」星雲大師說,「師度」只是找到一份因緣,遇到良師,如果自己不努力,不爭氣,就算入寶山,也會空手而回,因此,唯有「自度」,才是上乘智慧。
    如何「自度」?大師提出良方:要培福、要結緣、要用心、要修慧,福慧雙修,行解並重。並指導我們自度要訣:一、要改心:將貪欲、瞋恨、愚痴、懶惰的心,改成喜捨、慈悲、智慧、精進的心;二、要換性:轉邪惡為善良,改變氣質,淨化身心,昇華自我人格;三、要回頭:懂得回頭是岸,以退為進,適時轉身,將會看到柳暗花明的盎然生機!
    兩位出家人為六祖取名「惠能」-「惠施眾生,能作佛事」,顯然大師必是倒駕慈航為度化眾生而來。吾人既無上等根器,但見惠能大師在「壇經」中開示的偈語字字珠璣,肯定眾生「自有佛性」,並期勉眾生「見性成佛」,著實感動莫名!是的,誠如北宋茶陵郁禪師悟道詩所說:「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鈍根如我,心中明珠亟須時時勤拂拭,老實修行戒定慧,止息貪瞋癡,如是我聞,信受奉行,期能自性自度。
    感謝道融法師蒞臨現場開示「禪定」智慧,更感謝各位善知識菩薩蒞臨指導,末學雖然去年上過《六祖壇經》課程,但僅止於上課聽講,疏於複習,深感慚愧!透過讀書會共讀共學,心得分享,的確對於經文內容印象更加深刻。感謝大家集體創作,成就讀書會法喜圓滿。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