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三-芥子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年前
    2020/03/05 羽讀諸友讀書會心得分享 #45
    地點:Mini izzy café 中華店(台南)

    參加人員:叢德莉、郭素清、王美君、葉素芬、
    江嬿鈴、王美芬、李錦雀、林淑真、劉玉環、
    張淳雅、黃彩恩

    研讀書目:自覺人生·莊嚴身行/慈容法師 著
    壹·學佛行儀/第三講 衣食禮儀 P54~P62

    🔆 民以食為天,生活中食衣住行又以飲食為首。
    吃是人生不可或缺,但要懂得飲食禮儀才能吃出健康自在的人生。過去許多禪師重視飲食,主要提醒參禪修行離不開生活道,以前佛陀時代行立坐臥、穿衣吃飯都納入修持範圍,托缽是修行六波羅蜜,當人家供養一缽飯,需回報佛法、感恩心、微笑祝福,這是行布施波羅蜜。
    讓我意會到出家師父藉由托缽乞食以法布施跟大眾廣結結緣。然而出家人是依次第托缽乞食來實現平等,行持戒律。出家人外出托缽威儀須端正並行平等法,從中得到波羅蜜, 信徒供養的飯菜好壞與否也不生揀擇、分別,須以歡喜心、感恩心來接受,不起瞋恨心、貪欲心,此心才能安住在正道上。
    近幾年我親近佛法道場後才真正了解到出家人為何要托缽乞食 ,真心為以前被誤導的觀念感到慚愧與懺悔。也能即時在別人批判當下告訴他,當你不了解真正實相時不要誤導更不要造口業。

    🔆在佛門吃飯更是重要的修行之一,用餐更需保持一顆感恩心、恭敬心、接受心、滿足心、惜福心,感恩自己能有一碗飯吃,也謝謝佛陀與十方大眾,為自我提醒不生貪著之心。佛門用餐「吃飯三稱念」提醒自己要斷惡修善,願與所有眾生結緣,幫助一切眾生 。
    「過堂五觀想」警惕自己要修行功德,這碗飯得來不易更要愛惜、珍惜。修行功德是否如法、圓滿,若有缺失應生起慚愧心。甪餐時不起貪念心,不生瞋恨心,讓心安住在佛道上精進。把飯當藥吃,用飲食醫療身體。提醒自己發願成就佛道,接受供養 ,身體強壯才可弘法辦道。

    🔆恭讀完過堂用齋禮儀,感謝督導耐心地跟大家實際教導解說,讓大家更了解飲食禮儀對個人修行上的重要性。感恩慈容法師針對學佛者及在家居士提供自我修持 、共修必須了解的常識和禮儀 ,編撰成書讓我們能夠有學習成長依據。更感恩有這個機緣跟大家一起參與讀書會學習到更多的佛學善知識。

    🔆 所以吃飯不容易不可懈怠放逸,須隨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心不能脫離佛法正道。
    知道過堂吃飯能培養一個人的耐心、耐力,也培養惜福跟感恩心。用餐是一門學問,是一門修行。
    「願佛常在心中,常思己過」

    🔆六波羅蜜: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 — 感到幸福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