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台北教師讀書會

    時間:109年1月16上午10:00-12:00
    地點:台北道場11樓第四教室
    書目:佛法真義第二冊
    出席人員:14位(詳簽到紙)
    帶領人:淑貞師姐
    暖身:吟唱《佛在汝心》

    由淑貞師姐帶領導讀佛法真義2~「行佛」、「我是佛」、「我是誰」,透過聞思修證,先共讀再提問,接著是生命故事的連結敘說與分享。
    這是這學期最後一次的讀書會,我們研讀了佛學真義(二)的部分,每人選擇三篇,我本來是想第一、二、三篇:佛陀在哪裡?行佛、我是佛,但佛陀在哪裡?已有師姐選了,我就尋著一篇篇找下去,p122我是誰?是我心中的連結喔!
    佛學真義(二)誠如大師說:佛法如大海、虛空,我們在大海、虛空裡面,每個人因信仰、根性的層次不同,對識見的深、淺必定有所分別,所以應該自我要檢討。
    大師將「佛學思想」貫穿:你敢承擔「我是佛」,你的人生就不一樣了,既然「我是佛」,就應該要普利天下。這句「我是佛」,對自我的勉勵,自我的肯定,自我的發心、成長、擴大,是有特別意義的。
    進入今日要研讀的這三篇之前,我們先看上次麗雲師姐導讀的「佛陀在哪裡?」大師尋尋覓覓佛在哪裡?直到最近二十年來,大師不再去尋找佛陀,也不問佛陀在哪裡了。因為大師感覺到佛陀就在我的身體,佛陀一直都陪伴著;原來當心中有佛時,佛陀就與大師同在;而大師自己更直下承擔:「我是佛!」

    淑貞師姐的提問如下:

    行佛p40
    1.什麼是行佛?
    2.何謂「行者」?
    3.如何行佛?
    4.如何才能得到佛法的收用?
    5.如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我是佛p43
    1.為什麼大時要信徒說:「我是佛」?
    2.「我是佛」代表了什麼?

    我是誰p122
    1.「我是誰」你怎麼回答呢?
    2.不斷的反問自己「我是誰」就會知道什麼?
    3.佛陀的行誼(從阿含經裡)
    4.佛教衰敗的最大原因?

    鴻英督導的分享:
    淑貞老師帶領「行佛」、「我是佛」、「我是誰」三篇,她掌握住價值核心,大家暢所欲言,連村上老師都站起來侃侃而談,可見非常精彩。
    在「行佛」這篇文章中,大師希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確實實踐佛法,隨時都能自動自發、自覺自悟的「行佛所行」,如此自己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佛教也才能根植人間。
    「行佛所行」的前提是要先聽經聞法,尤其佛法的薰習。以讀書會的聞、思、修、証來學習,成長最快,因為有時候一個人自己學不來、讀不來,如果能彼此討論、研究,教學相長,反而能學得會,領悟的快。同儕學習、互勉、鼓勵,就會產生力量,進而勇敢承擔責任,達到「解行並重」的精進修行。
    我學佛後,受益於讀書會,將參加讀書會作為終身學習的重要途徑,一步一步走來,從參與大家對話中,吸納更多的生命智慧,化成更深的學習動力。
    有讀書會,學佛、行佛更快樂﹗

    秀蘭師姐的分享:
    謝謝淑貞的帶領「行佛」、「我是佛」、「我是誰」,深深喚醒我們心裡的佛。
    還把提問列在白板的創舉,我也記下每一篇的重點,方便複習,真好。
    最後一篇 我是誰? 我是媽媽、阿嬤、義工、佛教徒,多種身份啊!
    不忘初心,好好學佛 行佛,長養智慧,這是讀書會最大的收穫。

    淑貞師姐的分享:
    1/16早上的讀書會殊勝的「行佛」、「我是佛」、「我是誰」眾師姐的分享,盈滿心中,接著下午的軟筆抄經:我們誠摯的抄寫心經回向~祈福祝禱:2020.1/2UH60M 黑鷹直升機失事之將領軍官英雄
    帶著滿滿正能量騎車路過仁愛圓環台新大樓,欣賞過節的情境氛圍,卻來了一通電話,要我隔天一早到病房:主任與我會談,向來都是我一早7:30前主任巡房時去迎接主任微微的笑笑:ok沒問題,當時心中有了深深的感應.......
    1/18是我們39週年結婚紀念日~
    同修年輕時您是我的偶像,年老時我願陪您走完人生旅途~在阿彌陀佛的念佛聲中,慢慢皈依三寶。我願是您生命最後一段的貴人,願佛在汝心。

    感謝各位師姐的分享與回饋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