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三-芥子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年前
    2019/10/17 羽讀諸友讀書會心得分享 #29
    地點:Mini izzy café 中華店(台南)
    參加人員:叢德莉、郭素清、王美君、葉素芬、
    江嬿鈴、李錦雀、林淑真、王美芬、劉玉環、

    研讀書目:自學之道/ 星雲大師 著
    貳.星雲大師的自學歷程/二、我寫作的因緣—-如何自學文學 P49~P81

    🌻練唱~讀書好

    🌻10/12臺南文化中心35週年館慶系列活動—版畫研習/林俊賢老師

    🌻 大師自述是一個沒有受過學校正規教育的人,也是一個生活在封閉寺院沒有什麼社會經驗和閱歷的人,因而在他初學寫作的階段,經歷被嘲笑和揶揄的挫折,然而並沒有因此而洩氣或放棄。
    在他進入焦山佛學院就讀時,為了不甘落人之後,倍加用功力爭上游,在一次於揚子江沙灘散步時,感受到秋水長天共一色美感的心境相應下,譜成的詩獲得了肯定,進而增加自己寫作的信心。
    大師認為人生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自覺,而且不放棄任何上進的機會,也因此在他替妙果老和尚看守法雲寺山林時,在那淡泊孤寂的環境下,成就了他的第一本著作~無聲息的歌唱。
    由於大師堅持對佛教奉獻的認知,義務的為「人生」雜誌擔任編輯、寫稿、發行的工作,也因此因緣受到張少齊長者的欣賞,邀請擔任「覺世」旬刊的總編輯,走上寫作的道路。
    大師一生之所以熱愛寫作,是因為他認為文字是生生不息的循環,是弘法的資糧,人不在,文字般若還在,一個人因為一句話而受用,這輩子甚或下輩子都會對佛教好感,透過文字媒介,可以接觸到佛陀的偉大思想,也可以從文字般若中體會實相般若的妙義。對於弘法與寫作的理念,則主張要有文學的外衣、哲學的內涵,文學講究美,哲學重在理,內外相應之下必成好文,因而佛學也可說是文學和哲學的總和。
    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寫作,只要自己肯用心觀察、體會不斷的學習與練習,天地萬物皆是題材可以發揮,就像我們每個星期的讀書會,會後的心得分享就是寫作的最好練習,有大師的思維,有大師的觀念,更有大師深入淺出的佛法教導,題材多元豐富,可讓大家好好的取材揮灑成章。

    🌻 佛法說,人的生命「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大師認為那只是理論上的,在事實真相上,有的人生命在交友酬酢裡,有的人生命在酒色財氣裡,有人生命在爭權奪利的政治旋渦裡;有人的生命在計算謀略的功名富貴裡,當我們的生命投資是在哪裡成果就在哪裡,大師謙和不敢說幾千萬言的文字對人間、社會、佛教有什麼貢獻,但若沒有大師思想超越及生命時間累積的成果那有今日人間佛教的發展呢!引發自我醒思,自己的人生、世間、社會、佛教付出到底有多少呢?人身難得是否白來一場呢!
    大師憑藉著閲讀和想像寫文章雖存在很多限制,但一路走來寫作陪伴著他,在人生的旅途上見到星辰日月,就想要去歌頌;見到花草樹木就想要去讚美;講到山河大地,就想到與生命同在;說到芸芸眾生,全都是至親好友。猶如唐朝李白的「大塊假我以文章」。大自然的美景展現在眼前,任人縱情欣賞,世間萬物處處皆是寫作的好題材啊!
    ‏ — 感到幸福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