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普門-書香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5 年前
    普門教師經典讀書會於107年7月9日,進行佛光教科書第三冊菩薩行證第15課到21課的研讀討論。在燕雪區委的帶領之下 成員對維摩詰經中維摩詰以生病說法深有感觸,舉《入行論》所云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生病修行,較諸在極樂世界成就更快速。大家更對天女散花不執著不沾衣這些修行的故事發表各自的看法。還異口同聲提到佛光山人間佛教正應了菩薩行者「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例如最近才剛舉辦過的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三好行動校園,其中嘉義育人國小的讀報教育,一位陳麗華老師極其有愛心耐心恆心,從讀報中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品德教育、人格教育的養成,非常令人感動。學員說,參訪這些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的成果,先是跟著感覺走,其次跟著感動走,最後跟著感應走。維摩經提倡菩薩淨土,佛光會的宗旨也正是建設佛光淨土。談到善財童子經文殊菩薩的指導到南方參訪53位善知識,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折服我慢的心理,遠離惡友的交往,聚集修行的善緣,以善知識做為模範,最後獲得普賢菩薩的廣大行願,青年是佛教廣大行願的實現者,我們也深有同感,應該培植年輕的一代,繼續佛法的弘揚,將來成為佛門龍象。熱烈的討論欲罷不能,其中還討論到「框架」跟「戒」有什麼區別呢?其實我們就是要走出框框,要淡然處之,這才是「戒」真正的意義。菩薩道的圓滿就是身語意的清靜,我們討論到家庭要怎樣圓滿菩薩道,社會、法界如何圓滿菩薩道,希望佛弟子能夠以這顆心包容太虛、量周沙界,能夠福慧具足,以莊嚴圓滿法界。
    最後回饋中,大家認爲菩薩行證諸多故事可以編劇演戲,來個「演讀」再討論,看起來大家躍躍欲試呢!
    翁淑芳紀錄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